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目的分析CT与MRI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经病理证实为真菌性鼻窦炎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与MRI检查,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CT、MRI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CT:32例中,上颌窦发病16例,右侧9例,左侧7例;9例蝶窦受累,筛窦7例。表现为窦腔内密度不均软组织影,软组织窗显示非规则窦腔内钙化,受累窦壁骨质可见增生硬化,窦周边界清晰;MRI:与脑实质比较,7例T1WI序列呈均匀低信号,21例等信号,4例伴少量低信号;T2WI病变以低信号为主,伴形态、数量不一高信号;受累鼻窦阻塞性炎症T2WI序列呈高信号,T1WI序列呈等信号,边缘伴明显强化。可侵犯眼眶、海绵窦、脑实质、侵犯颞下窝、翼腭窝,部分可见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可伴硬腭骨质破坏。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诊断中,CT对钙化灶显示率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而MRI在显示病变窦腔受累方面优势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芪枝渴痹通方对高糖诱导的大鼠雪旺细胞(RSC96)活性氧(ROS)含量及凋亡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高糖诱导RSC96细胞,建立DPN细胞模型,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及凋亡率.结果 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RSC96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P<0.01,P<0.001);不同浓度的甘露醇对RSC96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50、100、150μg·mL-1浓度的芪枝渴痹通方对RSC96细胞具有增殖作用(P<0.05,P<0.001);芪枝渴痹通方可提高高糖诱导RSC96细胞存活率(P<0.01,P<0.001);芪枝渴痹通方可降低高糖诱导RSC96细胞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P<0.01,P<0.001).结论 芪枝渴痹通方可显著降低高糖诱导RSC96细胞ROS含量并抑制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和血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缺血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尾静脉单次注射垂体后叶素(Pit),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心电图ST段变化、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益气养血通络方能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益气和血通络方可提高心脏抗氧化能力,对垂体后叶素引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以同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KY)和SHR为研究对象,分别于10周龄和28周龄检测两种大鼠尾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留取肾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法检测ICAM-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并作分析。结果:与同龄WKY大鼠比较,SHR尾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高(P〈0.05和P〈0.05);与12周龄SHR比较,28周龄SHR尾动脉压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P〈0.05和P〈0.05)。SHR组肾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较同龄WKY增强(P〈0.05),28周龄SHR较10周龄SHR表达增强(P〈0.05),ICAM-1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SHR出现蛋白尿时,肾组织ICAM-1表达增强,炎症参与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及淋巴瘤发展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将A20淋巴瘤细胞接种于30只Balb/c小鼠,制备小鼠淋巴瘤模型.对不同阶段的荷瘤小鼠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观察荷瘤小鼠肿瘤DWI信号,并测量其ADC值.应用Image-J 1.42q软件分析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比较淋巴瘤不同发展阶段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的差异,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及淋巴瘤ADC值与肿瘤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结果 第三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37±0.08)×10-3 mm2/s,第二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47±0.08)×10-3 mm2/s,第一阶段的淋巴瘤ADC值为(0.69±0.07)×10-3 mm2/s,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5).第三阶段的淋巴瘤的肿瘤细胞密度(48.85±4.04)%明显大于第二阶段(42.65±4.48)%和第一阶段淋巴瘤肿瘤细胞密度(31.75±4.19)%,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P<0.05).淋巴瘤的ADC值与肿瘤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82,P<0.01).淋巴瘤的ADC值与其发展阶段呈显著负相关(r=-0.84,P<0.01).结论 ADC值可用于评价淋巴瘤发展进程,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并监测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南征教授运用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解毒通络益肾导邪为大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海坤肾喜胶囊和黄葵胶囊治疗。4周为个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血尿酸(UA)、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改变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78.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6.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南征教授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能改善症状,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肌酐,清除蛋白尿。  相似文献   
17.
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及规律。搜集从1990年1月—2015年12月发表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月经性偏头痛针灸临床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筛选出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腧穴及取穴部位,探索总结出现代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选经用穴的潜在规律。从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上看,足少阳经为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首选经脉,风池、率谷、百会、太冲等穴的使用频次较高,取穴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所以对月经性偏头痛的治疗还是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现代还比较注重远端取穴;太冲穴不仅为足少阳经的表里经脉上的腧穴,同时还是足厥阴经的原穴、腧穴;此外,对交会穴的选用也是现代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清区八里庄进行全面普查41岁~60岁的妇女共280人,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表273份,有更年期症状者240人,发生率为87.91%;其中,轻、中、重度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5.64%、51.28%、12.50%;更年期症状的有无及轻重与年龄、职业、个人月收入、家庭关系、情绪波动、是否绝经、遗传因素、睡眠、慢性疾病及不同中医体质等有关(P0.05);与饮食偏好、初次生育年龄、月经周期无关(P≥0.05)。结论: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复杂,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患足,对照组则采用温水熏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有效率为69.64%,两组患者熏洗后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熏洗组的疗效优于温水熏洗组。结论: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足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胃排空检查评价结果(治疗组45.1%,对照组23.8%,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餐后饱胀(治疗组92.9%,对照组70.4%),嗳气(治疗组88.0%,对照组57.7%),反酸(治疗组92.6%,对照组60.0%),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能有效改善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