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总结胰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初诊胰源性糖尿病(T3C DM组)、1型糖尿病(T1DM组)、2型糖尿病(T2DM组)各22例,比较各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生化指标以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结果 与T1DM组比较,T3C DM组初诊年龄更大,BMI、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多饮、多尿、多食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比例更低,大血管并发症比例更高,初诊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维生素D水平和使用胰岛素治疗比例更低,胰岛功能相对较好(P均<0.05);而两组在性别构成、体质量减轻、低血糖、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尿酸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T2DM组比较,T3C DM组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更低,胰岛功能相对较差(P均<0.05);而两组在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维生素D、使用胰岛素治疗比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胰源性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比较,临床特点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年龄更大,BMI、糖尿病家族史比例更高,多饮、多尿、多食和...  相似文献   
52.
白蓉  赵瑜  王艳艳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0):1761-1764

目的:探讨鼻泪管填塞联合黏弹剂注入在不易寻找断端的复杂泪小管吻合术中定位鼻侧断端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13例13眼不易寻找断端的外伤性单根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RS泪道引流管自完整的泪小管插入泪道填塞鼻泪管,再注入黏弹剂,使黏弹剂自断裂泪小管的鼻侧断端溢出,用于定位不易寻找鼻侧断端,并完成泪小管吻合手术。

结果:不易寻找断端的患眼13眼,使用RS泪道引流管填塞鼻泪管,在注入黏弹剂后,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发现凝胶自鼻侧断端溢出,并成功置入泪道引流管,断端寻找成功率为100%。13眼均置管3mo后拔管,随访6mo。其中治愈9眼,显效3眼,无效1眼。治愈率69%,总有效率92%。

结论:鼻泪管填塞联合黏弹剂注入操作简单,对术者的临床经验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不同程度的单根泪小管断裂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不易寻找断端的复杂泪小管断裂吻合手术,是一种新的快速定位鼻侧断端的技术。  相似文献   

53.
急性白血病患者MRP、P26和P170表达与多药耐药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 (MDR)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且与多药耐药基因 (mdr1)编码的P170蛋白有关 ,现发现另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90× 10 3 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 tidrugresistance associatedprotein ,MRP)也与MDR有关 ,而凋亡抑制基因bcl 2编码的P2 6可能也与细胞耐药相关。为探讨3种蛋白在白血病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我们用流式细胞仪同时检测 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170、P2 6和MRP ,其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临床资料  8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我院 1998年 …  相似文献   
54.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即Buerger氏病,是一种特发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节段性、阻塞性血管疾病,主要累及肢体中小动脉和静脉。1879年Felix von winiwarter最先报道,1908年美国Leo Buerger正式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名词,以后称之为Buerger氏病。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剂联合超声介导mdr1、mrp基因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转染QGY耐药肝癌细胞对多药耐药(MDR)的逆转.方法 分别将mdr1、mrp-ASODN+超声造影剂+超声辐照转染QGY/CDDP肝癌细胞,检测转染后细胞贴壁率、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mRNA表达和相应耐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mdr1-ASODN转染后,细胞贴壁率和耐药基因mRNA表达变化大(P<0.05),细胞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蛋白P-gp、MRP表达变化小(P>0.05).实验组(2组)作用更大(P<0.05).mrp ASODN转染后,细胞贴壁率、药物敏感性、耐药基因的mRNA表达和耐药蛋白P-gp、MRP表达均变化明显(P<0.05),实验组(2组)作用更大(P<0.05).结论 mdr1、mrp-ASODN+超声造影剂+超声辐照能够低毒部分逆转肝癌细胞MDR,是潜在肿瘤基因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安抚疗法联合家属同步护理培训对脑梗死后遗症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焦虑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后遗症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试验组采用安抚疗法联合家属同步护理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3周、3个月时的Fug-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Barthel评分。[结果]入院3个月后,试验组上肢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周后试验组下肢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周后试验组MMSE评分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周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抚疗法联合家属同步护理培训不仅可以改善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是影响肝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逆转MDR成为研究肝癌治疗方法的热点之一.目前没有一个有效、靶向的肿瘤MDR逆转方法[1].本研究以声学微泡+超声+mdrl或mrp反义寡脱氧核菅酸(ASODN)逆转QGY/CDDP细胞多药耐药,探讨MDR的逆转方法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珠海市香洲区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在岗护士386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社区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后,社区护士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得分及及格率与培训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社区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9.
Ki-6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估增殖相关抗原Ki-67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0牟12月在我院确诊DLBCL的50例患者的Ki-67表达水平及其与顸后的关系.结果显示,Ki-6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有无B症状、LDH水平、IPI危险度分组、结外受累病灶数、是否为巨块型、有无骨髓受累、是否为生发中心来源、治疗方案以及初始治疗反应均无显著相关.Ki-67低表达组(<85%)和高表达组(≥8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0个月和15个月.Ki-67低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PFS)期均显著优于高表达组(P =0.001;P=0.027).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的临床因素包括Ann Arbor分期和Ki-67表达水平,影响PFS的临床因素包括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及Ki-67表达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表达水平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4.90;95% CI,1.456-16.511;P =0.0103).结论:增殖相关抗原Ki-67是判断DLBCL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10例SPTC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显示:临床上首发症状均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皮下结节,其中8例出现持续高热、消瘦、肝功能严重受损、累及骨髓,病程进展迅速;在病理方面皮下脂肪组织内有原发的小、中或大的多形性T细胞,围绕脂肪细胞呈花环状外观;周围区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活跃,伴有吞噬红细胞现象,并见多核巨细胞和肉芽肿样反应;瘤细胞浸润在脂肪小叶内,脂肪小叶间隔无累及;肿瘤表达细胞毒T细胞的免疫表型;10例均用CHOP为主的方案化疗,总有效率60%,3年生存率为1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本病是一种以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为主的侵袭性淋巴瘤,且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伴嗜血细胞综合症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