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99篇
医药卫生   30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TURBt)同期进行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患者的资料情况,其中采取TURBt同期行TURP治疗的患者57例(联合组)、仅采取TURBt资料52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就围手术期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评分、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PVR)测定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的Q max测定值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4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尿道狭窄发生率(3.5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7.3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同期TURP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合并BPH虽然手术时间、出血量较多及术后恢复时间长较单纯TURBt,但是具有显著的改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生存质量及降低尿道狭窄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赵伟  曲虹  丁美精  胡小辉 《安徽医学》2016,37(8):979-981
目的 比较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宣城中心医院住院的单髋或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24例,达比加群酯组(DE组)25例,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24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PT)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DE组和LMWH预防DVT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DE组和LMWH组患者在预防DVT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和LMWH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结论 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较好的预防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达比加群酯疗效及安全性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UCA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64例神经胶质瘤组织(WHO Ⅰ~Ⅱ级22例,Ⅲ~Ⅳ级42例)及10例对照正常脑组织中UCA1 mRNA 的表达,分析其与神经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神经胶质瘤组织中UCA1 mRNA 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正常脑组织(P<0.001);UCA1 的表达与患者的WHO分级明显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KPS评分等无关(P>0.05)。结论:lncRNA UCA1与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胶质瘤预后判断的一个独立因子及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索全程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1月-2017年5月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中选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体检者给予常规体检护理干预,观察组体检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体检者在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健康认知评分等。结果在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上,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的健康认知评分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体检护理服务中有助于提高体检者的健康认知水平,提高健康体检后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有助于体检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5.
赵伟  黄高  谢泽良 《北方药学》2018,15(3):23-24
目的:分析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60例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把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阿米替林治疗方法;研究组=30例,给予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0%和93.3%,两组治疗前排尿次数/24h、夜尿次数、最大膀胱容量三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三个指标均得到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肝素膀胱灌注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方法在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已成为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最常用的方法,术后护理不当可引起植骨脱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死亡。现将近三年来对20例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表达的情况 ,探讨通过产妇传播到死胎肾脏组织中的HBV是否存在复制。方法 采集 4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常规尸检 ,取肾脏组织。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 ,检测其中的HBVD NA ;回访产妇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结果 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为 2 6/ 4 0 (65 .0 % )例。产妇产前静脉血HBV呈高、低和无复制状态时 ,肾脏组织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 1 4 / 1 6(88.0 % )例、2 / 4 (50 .0 % )例、1 0 /2 0 (50 .0 % )例 ;高、低、无复制者之间相互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HBVDNA颗粒在肾实质细胞 (近、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和肾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球内、外系膜细胞 ,球旁细胞 ,足细胞 )浆 ,肾脏血管中点、灶状分布 ,少数在肾实质细胞核上。结论 死胎肾脏组织中有HBV复制 ;死胎肾脏组织中HBVDNA表达与产妇血清中HBV复制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随着对肝脏血管和胆道的解剖结构的深入了解,解剖性肝切除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从解剖性肝叶切除逐渐精确到解剖性肝段切除。为进一步提高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安全性,规范手术流程,本文拟以肝VIII段切除为例,从术前评估的标准化、手术步骤的标准化以及术后管理的标准化等方面对以第三级肝蒂为主导的解剖性肝段切除制定标准化流程,为解剖性肝段切除的手术步骤和围手术期管理提供规范化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赵伟 《淮海医药》2014,(3):306-308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PLM)同属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其临床症状相似,以休息时下肢出现感觉异常,夜间症状明显,活动后症状暂时缓解为主要表现,这两种疾病临床上极为容易误诊、漏诊。现综述如下。1概述RLS主要表现为睡眠或安静时下肢的不适感觉,如刺痛、蚁走感、烧灼感、瘙痒等,活动下肢后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究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菱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近期收治的5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活血化瘀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及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7.85%,对照组复发率28.57%(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等的优点,适合临床使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