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医药卫生   60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91.
优选基于多孔二氧化硅的肉桂挥发油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多孔二氧化硅吸附肉桂挥发油后,以海藻酸钠为骨架材料,通过滴制法制备肉桂挥发油微球;以微球粒径及分布、载药量和包封率等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综合热分析(TGA)和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肉桂挥发油微球进行表征,并进行体外释药试验。结果表明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肉桂挥发油微球形态圆整,粒度均匀,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61 mm,平均载药量为32.85%,药物包封率为94.79%。在pH 1.0,4.0,6.8,7.4环境中,6 h达到药物最大释放量,分别为50.2%,72.6%,95.0%,97.4%。同时IR,TGA等方法证明了微球的生成。优选制备工艺所得肉桂挥发油微球具有操作稳定性,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92.
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杞芪微丸,研究中药微丸制备的新工艺。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杞芪微丸;采用L9(34)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剂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处方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杞芪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在85%以上。结论用国产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溶出实验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3.
目的 分析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淋巴结受累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山西白求恩医院263例接受根治性肺切除术合并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肺腺癌患者进行建模,定量分析术前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EA水平。依据淋巴结受累位置分为N0组、N1组、N2组,其中有无淋巴结受累为(N0 vs. N1+N2组),有无纵隔淋巴结受累为(N0+N1 vs. N2组)。建模后选取其他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肺腺癌患者120例对预测结果进行外部验证,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进行校准度分析。结果 肺腺癌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CEA水平与其淋巴结转移个数之间的关系均成正相关(r=0.317,0.452,P均<0.05)。在有无淋巴结受累(N0 vs. N1+N2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0,最佳截断值为90.50μg/L;CEA的AUC为0.751,最佳截断值为3.35μg/L;二者联合检测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48、0.57、0.72...  相似文献   
594.
目的借助LC-MS探讨参苓白术散经粒子设计改性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参苓白术粒子设计散。建立科学可行的LC-MS分析方法,对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e(GI-Re)、人参皂苷Rb1(GI-Rb1)、人参皂苷Rg1(GI-Rg1)、白术内酯I(AT-I)、白术内酯II(AT-II)、茯苓酸(PA)指标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采用DAS 3.2.8药动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选择非房室模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结果建立的LC-MS分析方法对大鼠血浆中的指标性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专属性,且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5%,稳定性的RSD值小于10%。给药后粒子设计散中指标成分GI-Re、GI-Rb1、GI-Rg1、AT-I、AT-II、PA的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较普通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UC0~∞分别为改性前的1.52、2.02、1.22、1.41、1.13、1.43倍。结论 LC-MS分析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参苓白术散经粒子设计改性后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变快,生物利用度提高。  相似文献   
595.
汤剂古称“汤液”,是指药材饮片或粗粉颗粒先加水浸泡后再适量煎煮,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汤剂在中医药技术的指导下,随证加减,用法灵活。其一般制备方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单煎、烊化等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传统汤剂为参照,为实现现代化、规范化产业化的目标。本文从传统汤剂的制备入手,结合配方颗粒中对药材前处理技术、针对不同药性的提取技术、高效节能的浓缩技术、干燥制粒技术等现代制备技术,比较发现两者的异同,为中药配方颗粒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96.
金晓勇  贾晓斌  陈彦  王静静  兰雪莲 《中草药》2009,40(7):1150-1152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和去氢土莫酸量的差异.方法 应用HPLC法测定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色谱柱为Ailtima-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70 : 29.85 : 0.15);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进样量为20 μL;柱温为30℃.结果 测得8个产地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分别为0.188 6~0.575 6、0.113 7~0.216 7 mg/g,其中以浙江产茯苓药材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量最高,四川次之,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猪苓酸C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79 2~2.240 0 μg(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为1.77%;去氢土莫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7 2~1.715 0(r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6%,RSD为0.62%.结论 所建立的色谱方法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茯苓中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重现性好;各产地茯苓中的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量差别较大,有必要建立猪苓酸C、去氢土莫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97.
 目的利用大鼠原位单向肠灌注模型研究淫羊藿苷肠吸收代谢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四段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灌注淫羊藿苷溶液,采用HPLC对灌注前后淫羊藿苷含量以及代谢产物进行测定。结果淫羊藿苷各肠段的渗透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淫羊藿苷在肠内大部分被代谢为两种代谢产物。结论淫羊藿苷在肠道内具有较高的表观渗透系数,是因为大量被代谢,从而原型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极少,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598.
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可行性.方法:用HPLC测定麦角甾醇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灵芝子实体中麦角甾醇的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麦角甾醇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45℃,夹带剂(95%乙醇)用量为1.0 mL·g~(-1),萃取时间1.5 h.结论:超临界CO_2流体具有极性可调的优势,可有效萃取灵芝中的麦角甾醇.  相似文献   
599.
基于斑马鱼模型的中药代谢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英杰  宁青  贾晓斌  龚祝南 《中草药》2009,40(7):1009-1011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概述中药代谢研究方法的现状及不足.分析模式生物斑马鱼中药代谢模型的依据,并提出该模型的建立思路与方法.模式生物斑马鱼代谢模型有望为中药代谢研究提供一种简单的、模式的、生物的、系统的、高效的新方法,对提高我国中药体内过程的研究水平,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0.
中药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