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论关、阖、枢理论与六经证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阖、枢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源于《内经》,它是取类比象的方法来阐明人体三阴三阳经的生理特点和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关、阖、枢理论的探讨,进一步阐明其在、阖、枢在六经证治中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53.
刘娟  贾成文 《陕西中医》2014,(6):742-743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腹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腹针、眼针为主,配合体针及电针治疗。眼针取上焦、肝;腹针取引气归元针、上风湿点、阴都;体针取合谷、太冲。结果:总有效率91.2%。结论:本方法有上下兼顾,表里同治,疏通经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水针疗法为主治疗小儿脑瘫1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海  孙岩  贾成文 《陕西中医》2004,25(2):162-163
目的 :探讨水针疗法为主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及原理。方法 :采用水针疗法用Vit B1及 Vit B12 注入四神聪、百会配哑门、风池等穴配合功能训练。结果 :总有效率 93%。结论 :此疗法对改善患儿智力及运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针灸对红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1981年美国学者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新概念后,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红细胞由骨髓产生后进人血循,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红细胞不仅运送O2和CO2,而且它还具有免疫相关物质:CR1,、CR3、LFA-3等。研究已证明,红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及免疫调控,如:①它通过对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可解除免疫  相似文献   
56.
"补肾益髓"针刺法对痴呆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针刺法对老年性痴呆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半乳糖加速衰老合并Meynert核毁损为模型,选取百会、风府、肾俞、悬钟、涌泉五穴,连续治疗20d,并采取荧光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枢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该疗法能够改善痴呆大鼠低下的学习、记忆等能力;针刺预防组和针刺治疗组与造模组相比能够显著提高中枢神经系统5-HT、NA、DA的含量.结论:"补肾益髓"针刺法能够改善痴呆模型大鼠低下的中枢神经递质含量.  相似文献   
57.
醒脑增智方对AD鼠GSH-PX、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醒脑增智方改善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lCl3中毒法制成AD大鼠模型,连续治疗30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动物行为学的改变,测定各组动物脑组织中GSH-PX、SOD、MDA的水平。结果: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明显改善(P<0.01);GSH-PX、SOD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醒脑增智方能够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AD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AD鼠脑组织中GSH-PH、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减少脑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8.
"补肾益髓"针灸法对痴呆模型大鼠CNS信息转导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针灸法防治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AD)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皮下注射ALCL3建立急性衰老痴呆大鼠模型,选取肾俞、悬钟、百会、风府、涌泉五穴,通过各组之间的比较,观察针灸该组穴对大鼠“Y”型电迷宫行为学改变及脑内生长抑素(SS)、神经生因子(NGF)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结果行为学检测显示造模后大鼠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针灸治疗后两组大鼠电击次数较模型组及脑复康组有明显减少(均P<0.01),但未达到空白组水平(P<0.01);针灸防治组与治疗组相比无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白组SS阳性细胞数目最多,模型组阳性细胞个数显著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针灸治疗的两组阳性细胞与模型组和脑复康组比较有显著升高(均P<0.01)。但较空白组仍有一定差距(P<0.01);针灸防治组与治疗组比较,防治组SS升高水平比治疗组显著(P<0.01)。模型组海马NGF阳性细胞数目与空白组非常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GF阳性表达示针灸防治组、治疗组与脑复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ALCL3造模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出现明显老化征象。“补肾益髓”针灸法对防治模型大鼠AD样改变有显著效果,其中预防效果亦好于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提高SS、NGF的含量来调整神经系统信息转导途径相关环节的障碍,增强脑内营养物质对神经元的保护、修复的作用,减缓细胞凋亡过程,增强记忆功能最终改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针灸基础课程的整合模式.方法:分别在针灸推拿学院本科2012、2013级随机抽取两个平行班进行经络腧穴和刺法灸法的教学授课,每一个年级中一个班作为研究组(经络腧穴和刺法灸法两部分穿插进行),一个班作为对照组(先开展经络腧穴、再进行刺法灸法的教学),具体实施后对学生进行笔试和技能考核.结果:2组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笔试成绩和2013级技能成绩2组优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次针灸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切实可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中医针灸人才。方法:在针灸治疗学教学中,将针灸推拿系2003级学生分成研究组,部分课程实施“研究式”教学模式;对照组完全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统一的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考桉及毕业论文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项成绩比较,第一学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学期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实践考棱有显著性差异(P〈0.05);理论考试、总成绩、综合成绩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通过“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