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勇  费玉娥  夏江明  翁振华 《安徽医学》2014,(12):1764-1766
<正>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社会、生活、职业能力。痴呆症状主要为认知功能损害、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下降。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BPSD)包括抑郁、焦虑、行为障碍等临床表现,这些症状往往成为痴呆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增加照料者及家庭负担[1],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2],这些症  相似文献   
12.
李根祥  费玉娥  林勇 《医药导报》2013,32(8):1035-1037
目的比较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与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与安全性。方法 V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每次0.6 g,tid,餐后口服,逐渐加量至每次1.2 g,bid或tid;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每次2.5 mg,每晚1次,餐后口服,逐渐加量至每次5~10 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12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个月认知功能。结果两组间治疗后不同时段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时点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可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疗效与多奈哌齐相当,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辅助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1组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另1组为喹硫平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4.8%,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比较2组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有肯定疗效,2组在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8周无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治疗BPSD疗效确切,既减少了喹硫平的用量,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攻击行为控制较快及疗效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首发抑郁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给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肝功能水平动态变化。结果治疗4周,HAMA总分、PSQI总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HAMD低动力因子分、HAMA总分、SF-36总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ALT、AL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两组ALT、AST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ALT、AST、ALP、TB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优于艾司西酞普兰,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早期与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具有相同的发生机制,内皮功能障碍和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为AD的血管性危险因素.胆固醇代谢在A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2].为明确阿尔茨海默病与血脂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不同痴呆程度之间血脂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作者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AD患者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34岁.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在骑电动车的途中,因躲让对方的摩托车,车子撞在路边的路标牌上,回家后受其丈夫指责.次日晨6时左右,突然觉得左半身不能动,即到当地医院就诊,颅脑CT检查正常,在做CT过程中,病人自行恢复正常.入院前2个月复又突然出现不能运动,不能讲话,但能听懂他人言语,不久就像熟睡一样,去上级医院就诊,查脑电图报告正常,未经特殊治疗,1日后自行醒来,醒后约半小时就活动自如,当时诊断为癔症.入院前共发作10余次,其中5次较严重.入院后经详细询问,病人回忆起绝大多数发作在早晨6时左右,少数在其他时间,但均在空腹时,发作时伴出汗,曾到当地多家综合性医院就诊,均诊断为癔症,每次住院期间从无发作,检查无异常体征,精神状态正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后首先考虑癔症,但不排除胰岛素瘤.入院第2日早晨发作1次,立即抽血查血糖,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20 mL后意识即转为清晰,随后血糖回报0.9 mmol/L.腹部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腹部磁共振报告胰岛占位性病变.转上级医院行瘤体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胰岛素瘤,术后1周后痊愈出院,出院诊断胰岛素瘤.经半年跟踪随访,患者一直表现正常.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所做的全球痴呆报告中指出,预计到2030年,痴呆人数将增至6500万人[1]。有研究表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老年非痴呆患者家属,尤其是焦虑、抑郁问题[2]。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对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专业的照护指导,比较住院前、出院1月后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易激惹症状在不同精神障碍中的特点 ,对精神疾病住院患者的易激惹症状进行多维度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对象为 1998年住我院的精神疾病患者 ,临床上出现易激惹症状 ,共 15 6例 ,其中男 90例 ,女 6 6例 ;平均年龄(34.6± 11.0 )岁 ;平均受教育年限 (6 .4± 3.2 )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