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3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癫癎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常见急诊之一,往往造成不可逆的脑及其他系统损害,致残率和病死率相当高。临床上首选安定治疗,但易复发,且剂量过大时,往往造成呼吸抑制,为探求更好的药物替代疗法,笔者使用利多卡因治疗癫癎持续状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总结分析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降低其误诊误治率.方法 对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均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10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均阳性,10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头痛,大多为隐匿起病,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9例头颅MRI可见小脑幕和(或)大脑镰等处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强化.9例经治疗均在1周内头痛缓解甚至消失,1例无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后症状缓解.6例以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随访1年以上临床及影像学效果满意.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2例患者分别于3、8个月后出现头痛复发,另2例暂无复发.结论 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应重视头颅MRI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3.
4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疾病,我院采用推拿手法和简单机械牵引治疗方法相结合,具有疗程短,痛苦轻,花钱少,疗效高等特点,现将近期治疗的59例作临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参数大小分为4个组,即7.9~9.6fl组、9.7~10.9fl组、11.0~11.8fl组和11.9~17.8fl组。通过对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比较,判断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的情况。结果 4个组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比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IH-SS下降值与患者住院天数、血小板计数(PLTC)及MPV呈正相关,其中PLTC和MPV对NIHSS下降值的影响较大。9.7~10.9fl组的NIHSS下降值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V参数的大小可能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6.
47.
精制去纤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微弱的激活纤溶系统及明显的降纤作用[1]。我科于1996年5月~1997年10月用湖南衡阳产的精制去纤酶治疗38例脑梗塞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8例脑梗塞均系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均为...  相似文献   
48.
脑血管意外与血脂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阐明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检测了208例脑血管病患者7项血脂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酶法测定,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α)用免疫多点定标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公式计算。结果脑梗塞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及脂蛋白(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水平也显著高于脑出血组;脑出血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血脂代谢紊乱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9.
许宏伟 《西部医学》2011,23(3):550-55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及穿透性溃疡的价值。方法 1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多模式重组如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等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穿透溃疡,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11例主动脉壁内血肿,1例为A型,10例B型(其中3例伴有穿透性溃疡)。主要CT表现:①全部病例均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增强后无强化。②内膜钙化向内移位6例。③并发心包、胸腔积液共9例。其中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增强扫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斑块)内有造影剂充盈的龛影。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成像技术中11例均清晰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结论多层螺旋CT并结合重组技术能提高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LRP-1、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 1 gene、阿尔茨海默病等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4个数据库,对1997年1月至2019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人阿尔茨海默病LRP-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病例对照研究。综合数据分析,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中国人AD发病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477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1.669倍。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汉族人AD发病亦相关,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人携带CC基因型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CT/TT基因型的1.711倍,携带C等位基因发生AD的风险是携带T等位基因的2.005倍。结论 LRP-1基因C766T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AD发病风险相关,携带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更大风险发生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