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果甘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祖良  李倩  覃洁萍  杨美华 《中草药》2011,42(10):2157-2158
光果甘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血脂、抗氧化、抗炎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光果甘草中的甘草皂苷成分在镇咳祛痰、清热解毒、治疗溃疡和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效果。光果甘草在医疗和日用化工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光果甘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为光果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木薯茎杆及叶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木薯茎杆及叶部分可能的化学成分进行预实验,初步探索木薯叶及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试管反应法,对木薯茎杆及叶部分的石油醚、水、95%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对木薯叶及茎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 木薯茎杆及叶中可能含有黄酮类、酚类、糖、香豆素、植物甾醇、三萜类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结论 初步确定木薯茎杆及叶部分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木薯茎杆及叶部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芒果叶中提取挥发油.方法 采用GC-MS法分析芒果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 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定出18种成分,占已分离组分总含量的90%以上.其中α-古芸烯、L-榄香烯、α-律草烯和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二环[5.2.0]壬烷是其中所含的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结论 通过对芒果叶挥发油的分析,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炮制方法制备的藤茶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藤茶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微波炮制、传统炒制、水煮法对采自3个不同产地的新鲜藤茶进行加工炮制处理,制得藤茶不同炮制品;用自然晾干法处理得藤茶生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藤茶炮制品和藤茶生品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方法对藤茶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微波炮制法所制备的藤茶中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传统炒制法含量与其相近;其次为水煮法;藤茶生品中双氢杨梅素的含量最低。结论:炮制可提高藤茶叶中双氢杨梅素含量,且以微波法炮制为佳。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同时测定十味鹅黄颗粒(黄芪、辛夷、柴胡等)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10%氨水-水饱和正丁醇-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0 mL/min;柱温30℃。结果黄芪甲苷、柴胡皂苷A、木兰脂素分别在0. 081 6~0. 816 mg/mL (r=0. 995 0)、0. 019 1~0. 191 mg/mL (r=0. 993 6)、0. 051 8~0. 518 mg/mL (r=0. 994 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 5%、100. 8%、101. 7%,RSD分别为0. 48%、0. 57%、0. 34%。结论该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十味鹅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测定三棱等20种活血化瘀中药中K、Ca、Mg元素的含量,为中药药性与无机元素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NO3-HClO3湿法消化,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进行测定。结果:钾元素在0.011~10.0μ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钙元素在0.032~30.0u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镁元素在0.0107~5.0u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K、Ca、Mg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7.2~101.1%之间,RSD≤1.8%。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草果果仁、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开发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草果果仁及果壳的挥发油,并计算其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结构.结果:从3个不同批次的草果中共鉴定出75个成分.其中从草果仁挥发油样品中分别鉴定出35,48,42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4.8%,95.6%,93.7%;从果壳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5,70,68个组分,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4.5%,91.5%,91.4%.其中果仁挥发油共有成分有33个,果壳挥发油共有成分有54个;果壳与果仁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同,其共有成分主要有1,8-桉油素、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橙花叔醇等29个成分,分别占果壳和果仁挥发油总成分的69.27%~77.29%,91.56% ~93.88%.草果果壳挥发油的特有成分有β-桉叶醇、葑醇、反式-松香芹醇、δ-杜松烯、(-)-桃金娘烯醇等18个化合物,果仁挥发油中无此类成分.结论:草果果壳挥发油含量约为果仁的1/4,果壳及果仁的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同,均含有较高含量的1,8-桉油素和α-松油醇,但两者成分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8.
目的建立测定裸鼠肝组织中6'-羟基爵床定A浓度的LC-MS/MS法,并用于裸鼠的组织分布研究。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为室温。采用ESI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分别监测离子对m/z 410.8→136.9(6'-羟基爵床定A)和m/z 386.1→122.0(内标丁螺环酮)。肝组织匀浆后采用蛋白沉淀法进行预处理。结果 6'-羟基爵床定A在裸鼠肝组织中的线性范围为1.0~2000ng.ml-1,日内精密度RSD小于8.61%;日间精密度RSD小于8.15%,回收率在89.3%~98.3%范围内。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裸鼠肝组织中6'-羟基爵床定A的浓度测定及其组织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得益于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思路的开拓,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迅猛.由于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生物样品内源性物质和共存组分干扰严重,要求高效简便的样品预处理和具有高灵敏度、快速、高专属的分析方法.而传统的单一组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不能体现中药整体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因此多组分的协同研究对其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更...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假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临床应用及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二氯甲烷梯度回流提取法,提取假蒟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GC-MS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假蒟地上部分共鉴定出36个成分,地下部分共鉴定出32个成分。共有成分有氢化肉桂酸、α-荜澄茄油烯、β-石竹烯、葎草烯、β-细辛脑、α-细辛脑、异榄香素等20种成分,含量分别占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总成分含量的85%以上和55%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为α-细辛脑,均占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总含量的30%以上。地上部分特有成分有白菖油萜、α-蛇床烯、d-杜松萜烯、β-桉叶醇、顺式-橙花叔醇、5-十八烷烯、角鲨烯等16种成分;地下部分特有成分有(1R)-(+)-α蒎烯、β-蒎烯、3-苯基丙酰胺等12种成分。结论:假蒟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挥发性成分虽大部分相同,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两部分均含不同特有成分,可能与其不同药用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