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医药卫生   22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让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笔者总结了抗菌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视网膜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Octopus视野计在鉴别正常人、青光眼和高眼压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8月在我院眼科诊治的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患者170例(青光眼组),高眼压症患者410例(高眼压组),正常者为对照组80例。均采用OCT联合Octopus视野计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光眼组和高眼压组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高眼压组比较,青光眼组上方、下方、颞侧和鼻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光眼组和高眼压组CA、CV、C/D、水平C/D和垂直C/D均表现出显著增加(P均0.05),而RA和RV则显著降低(P均0.05);与高眼压组比较,青光眼组CA、CV、C/D、水平C/D和垂直C/D均表现出显著增加(P均0.05),而RA和RV则显著降低(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青光眼组和高眼压组MS值显著降低(P0.05),而MD值则明显升高(P0.05);与高眼压组比较,青光眼组MS值显著降低(P0.05),而MD值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 OCT联合Octopus视野计检测能为高眼压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及二者的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服务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设计患者问卷调查表,在患者入院、出院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调研患者服务需求。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分阶段满意度测评,可促进医院各部门的服务质量,促进护士的专业知识积累,护患之间的良性沟通。  相似文献   
74.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3-04至2005-08原发性高血压病220例,年龄52~82岁,平均(66.15±7.18)岁,男149例,女71例,高血压1级165例,2级55例,病程(12.41±9.66)年,合并2型糖尿病29例.  相似文献   
75.
杨溯威  夏燕飞  黄浩 《浙江医学》2015,37(4):314-316
目的 观察在麻醉前访视时辅助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信息获取、术前焦虑及麻醉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105 例全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频组(V 组)53 例和常规组(N 组)52 例,麻醉前访视后,所有患者完成访视内容问卷、STAI状态焦虑评分量表(S-AI)及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评分,术后24h 填写麻醉满意度评分,记录入手术室后10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值。结果 V 组问卷分数(3.80±1.21)分,显著高于N 组患者(2.79±1.03)分(P<0.01),V 组患者S-AI 评分(43.11±8.72)分,高于N 组患者(38.37±10.72)分(P<0.05),V 组患者AVAT 评分为(3.15±0.82)分,N 组患者(2.94±0.75)分(P >0.05),V 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5.90±5.49)分,高于N 组患者(92.20±5.95)分(P<0.05)。结论 对全麻患者麻醉前访视时进行视频宣教和告知,能增加其对宣教和告知内容信息的获取量,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但难以判断其对于术前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基础是肾气亏虚,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胞宫瘀血内阻。瘀血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肾虚和血瘀互为因果,致使本病迁延难愈。王自平教授认为,补肾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临证时,将补肾类与活血类中药联合应用,活血化瘀以治标,补益肾气以治本;结合中药灌肠、中药热敷、针灸以补益肾气、活血化瘀;同时顾护脾胃,常用健运脾胃类中药培补后天脾胃以生血,佐以活血调经补冲任。如此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7.
78.
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线粒体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方法 传代培养细胞系A549及16HBE,用线粒体提取试剂盒获取细胞线粒体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技术筛选出A549和16HBE细胞系线粒体间表达水平显著差异的蛋白,所得结果通过Data Analysis软件标峰,用MASCOT进行结果搜索和数据分析.结果 双向电泳结果显示A549、16HBE细胞系线粒体存在差异的蛋白质点共41个,3倍以上差异的16个,A549细胞系中表达上调的15个,表达下调的26个,其中3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7个,表达下调的9个.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鉴定出A549细胞系线粒体表达上调的蛋白质2个:AAA+ ATP酶家族结构域蛋白3B、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表达下调的蛋白质7个:热休克蛋白75、复合物Ⅲ亚基1、复合物Ⅲ亚基2、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亚基α、SLP-2、抗增殖蛋白.结论 应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出肺腺癌细胞系线粒体差异表达蛋白,为阐明肺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筛选早期诊断标志物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部分人群肺功能的特点,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2012年7—8月对西安地区东郊和北郊共405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西安地区东郊和北郊人群FVC,PEF和FEF25—75均低于正常预计值,东郊和北郊人群之间肺功能主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功能主要指标与年龄增长、性别和肺部疾病呈负相关(P〈0.05)。结论西安地区部分人群肺功能主要指标偏低,为今后该地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单节段或双节段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轻中度胸腰椎骨折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43.8岁。单节段固定31例,双节段固定14例。术前、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测量伤椎及其上、下相邻正常椎体的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比较两组的椎体压缩率、矫正度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随访13~57个月,平均24.8个月。末次随访时单节段固定组患者满意率93.5%、双节段固定组92.9%。术前单节段固定组椎体压缩率为44.67%±4.6%、双节段固定组45.49%±8.9%,Cobb角分别为24.6°±4.2°、25.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9.34%±5.2%、8.68%±4.5%,Cobb角分别为9.2°±1.6°、8.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椎体压缩率分别为11.83%±4.2%、10.12%±2.5%,Cobb角分别为10.5°±1.3°、9.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第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0±35)、(110±42)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0±48)、(380±5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单节段与双节段经伤椎固定均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和Cobb角,近期随访未发现明显矫正度丢失。双节段经伤椎固定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出血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