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采用西医分期治疗,治疗组139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NIHSS评分、Rankin残障评级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0天试验终点时间治疗组总有效率73.38%(102/139例),优于对照组的61.43%(86/140例)(P〈0.05)。NIHSS评分改善≥40%者对照组66例(47.14%),治疗组80例(57.55%);Rankin评级0-2级者对照组65例(46.43%),治疗组78例(56.12%);Barthel指数评分≥85分者对照组60例(42.86%),治疗组71例(51.08%);CSS改善≥46%者对照组为61例(43.57%),治疗组为72例(51.80%)。上述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医分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为明显的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252.
亚急性联合变性大脑损害的表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大脑损害表现的临床特点及及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SC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智能、情智能、情感量表检查,并进行血VitB12,叶酸浓度、周围血象及头颅MRII等检查,结果:SCD大脑表现有智能障碍,以记忆力减退,痴呆为突出表现;情感障碍以焦虑为主,抑郁也不少见,部分 存在纪觉、妄想等精神障碍,头颅MRI显示以侧脑室旁为主的白质T2高信号,T1高或低信号。结论SCD的大脑损害以白质为主,可能为脱髓鞘改变,头颅MRI和智能、情感量表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53.
酪氨酸羟化酶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hydroxylase ,TH)是脑内多巴胺 (dopamine ,DA)合成的限速酶 ,在以黑质纹状体DA系统功能不足为主要表现的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 )中 ,TH不仅作为继发因素产生一系列异常改变 ,而且由于其可以产生活性氧类 (reactiveoxygenspecies ,ROS)并可为ROS攻击失活 ,故而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发因素直接参与了PD发病。这为PD与TH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254.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143例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CCCI)143例,男性76例,女性67例,年龄63±8.9岁,予养血清脑颗粒4g(1袋),po.tid,连服4~8周,分别于4周和8周时随访一次.结果治疗8周时头晕、失眠及头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88.2%及83.3%.疗效明显优于治疗4周时,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5.
生物基因芯片技术与中西医学发展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物基因芯片技术作了简要介绍,阐明其对现代医学的作用,如特异性相关基因的克隆,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突变的检测、基因诊断方面的应用,在化学合成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同时认为基因芯片技术将给基因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探讨了芯片技术将会对中医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如赋予精原学说新的内涵提出证的实质是基因网络的功能紊乱,建立证的基因表达谱,使之用于诊断疾病,筛选中药有效单体成分和中药复方(包括组合的有效单体万分)。  相似文献   
256.
既往认为 ,运动神经元病 (MND)多为中年和老年前期发病 ,但我们临床观察发现老年期发病并不少见 ,并且有其特点 ,现将我们于 1989年 9月~ 1999年 8月收治的 2 0例老年期MND ,并与 36例非老年组MND相对照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与分组 所有 5 6例患者均符合Ammon诊断标准 :①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和 (或 )上运动神经元受累 ;②无感觉障碍 (有则为合并脊髓型颈椎病 ) ;③无括约肌功能障碍 ;④受累肌肉肌束颤动或肌电图显示纤颤电位。 5 6例患者中按MND受损分型为肌萎缩侧束硬化 (ALS) 48例、进行性脊肌萎…  相似文献   
257.
2008年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姜春华教授百年诞辰。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卫生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举办的隆重纪念一代名师姜春华教授百年诞辰大会,于2008年12月1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卫生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及上海市中医界300多位领导、专家及学者参加会议。大会由姜春华教授的学生沈自尹院士主持,复旦大学副校长王卫平教授、上海市卫生局王红副书记、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施杞教授、中山医院党委书记秦新裕教授等分别代表复旦大学、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了发言。学术报告会由中山医院中医科主任蔡定芳教授主持,姜春华教授生前好友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教授、华山医院沈自尹院士、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张云鹏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胡义扬教授、蔡定芳教授分别就姜春华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影响作了深入探讨与研究。会议赠送了由蔡定芳教授主编、沈自尹院士主审,上海科学技术出...  相似文献   
258.
<正>新冠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于2021年11月在南非被首次发现,其毒性虽较原始毒株减弱,但其传染性却远超后者,并且具有传播隐匿的特点[1]。2022年2月底上海出现了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的本土疫情,上半年总感染人数累计超60万,其规模远超武汉疫情。上海市疾控中心经基因测序证实导致此轮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正是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2]。笔者及所在团队在此轮疫情中参加了抗疫一线工作,在临床诊治中发现,部分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后仍存在新冠病毒核酸持续阳性、难以转阴的情况,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探讨补肾养肝方药对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6-羟基多巴胺(6-OHDA)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每组10只。各组药物处理每日1次,12周后处死取材。结果:(1)模型组纹状体多巴胺(DA)、多巴克(DOPAC)、高香草酸(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降低幅度约为90%;左旋多巴组DA、DOP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DA、DPOAC、HVA含量及DOPAC/DA、HVA/DA显著低于左旋多巴组(P<0.05),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0.05)。(2)模型组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左旋多巴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纹状体TH活性显著高于左旋多巴组(P<0.05)。(3)左旋多巴加补肾养肝组中脑THmRNA表达明显高于左旋多巴组。结论:补肾养肝方药能有效改善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