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5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位点IVS6+G82A多态性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候特点的相关性。方法高血压患者116例,分为胰岛素抵抗组"(47例)和非胰岛素抵抗组(69例),同时选取正常体检者40名作为正常组,采用多聚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PTP-1B基因位点IVS6+G82A多态性分析。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HOMA-IR,同时评估高血压患者阳亢证候积分。结果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PTP-1B基因IVS6+G82A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及非胰岛素抵抗组(P0.05),高血压患者不含A等位基因者(GG型)FINS、HOMA-IR及阳亢证候积分显著高于含A等位基因者(AA型+AG型,P0.05)。结论 PTP-1B基因IVS6+G82A位点G突变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肝阳亢盛证候特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21例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分析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菌、感染部位、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有基础性疾病,11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主要病原菌为新生隐球菌、曲霉菌、念珠菌等.累及部位包括:肺、脑16例(其中2例又同时累及皮肤,1例又同时累及淋巴结),肺、腰椎2例,心脏瓣膜2例,肝、脾及骨髓1例.治疗痊愈8例、显效6例、死亡7例.结论 21例多系统侵袭性真菌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致病菌以新生隐球菌多见,肺、脑为常见累及部位.预后与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相关.  相似文献   
113.
阴热证者,是因发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热恋阴分所致,此时,往往以清不得,以泻助邪,  相似文献   
114.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放免双抗体法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h、2h血糖、血胰岛素值,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EH及其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组各时点胰岛素及服糖后1h、2h血糖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0.01),ISI明显降低(P<0.05~0.01)。且此两证型组分别与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比较,这种升高和降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阴阳两虚、痰湿壅盛组除后者服糖后1h血糖、胰岛素值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P<0.05)外,余各指标较正常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EH患者存在IR,其证侯特点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提示IR可为EH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肝脏损害因素导致的,以肝脏实质细胞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是如何形成的?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一、NAFLD的形成与血脂代谢异常相关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以及运输等过程,肝脏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从肝脏  相似文献   
116.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机乃本虚标实,其根源于本虚,先天禀赋不足,元阳元阴不充,心脉失养,邪毒乘虚内侵,气血瘀滞,痰湿内生,心体胀大。介绍治验一则,通过补益脾胃,提升脾土的健运功能,促进气血生成及运行,使血脉通、痰湿化,心体恢复常态,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7.
邹冲  蒋卫民  方祝元 《光明中医》2016,(13):1879-1882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通过对炙甘草汤的基础与临床文献资料的分析,参考经典理论,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结果使用炙甘草汤治疗2例心律失常病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炙甘草汤对心律失常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下一步总结、梳理该方相关的名老中医典型医案,着眼解决临床关键问题,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8.
[例1]邹某,男,35岁。因"发热伴头痛、呕吐、意识模糊1月"于1995年3月22日人院。患者于1月前劳累井酒醉后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次日出现意识不清及喷射性呕吐。外院腰穿示脑脊液(CSF)压力>3.96kPa,白细胞530x10 6/L,中性粒细胞80%,蛋白41.7nmol/L,氯化物103mmol/L,糖2.4mmol/L,脑脊液培养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以下简称LM)。诊为"化脓性脑膜炎",予以氨苄西林、甘露醇、地塞米松等治疗。病程中曾出现呼吸衰竭而行气管切开。一周后患者体温正常、意识朦胧,即转入我院。体检:嗜睡状态、两瞳孔等大正圆…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初步探讨研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功效的“疣必平”治疗扁平疣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8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分别给予“疣必平”和转移因子口服液,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评价“疣必平”对扁平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1)“疣必平”治疗扁平疣的总有效率为了85.4%,优于转移因子口服液。(2)“疣必平”与转移因子口服液均能提高扁平疣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且“疣必平”作用显著优于转移因子口服液(P〈0.01)。结论 “疣必平”以提高扁平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0.
南京中医药大学自90年代末开始在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形式上进行了改革,临床学位研究生成为重要的培养形式,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临床培训,切实提高毕业研究生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使毕业研究生成为中医临床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学能力,本文结合笔者10余年临床教学工作经验,谈谈临床实习中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