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明末医家汪绮石,善治虚劳诸证而名传天下,其法以《内经》为宗,博采众家,著有《理虚元鉴》一书,构思精细、立意巧妙、观点代表性强,提出了"治虚二统"之说,从肺脾二脏论述虚证治法,生理上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病理上认为阳虚统于脾,阴虚统于肺;治法上认为治肺者清金保肺,治脾者培土调中。阴虚者,补肺滋源,阳虚者,补脾建中;用药多为清润,补中有泻,宣降得当。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从理论指导、尊重原创、注重传承、体现活态、呈现特色、表现价值、全面准确、客观公正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原则进行探讨;从政府组织,学校承担;制定方案,严格培训;现场调查,客观登记;信息管理,分类统计;认真审核,严格评审;深入分析,系统总结等方面对安徽省民间医药技术调查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3.
清代名医陈士铎论治头痛卓见成效,陈士铎将头痛病因病机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头痛,辨明所袭经络;内伤头痛,以肝脏象理论为核心,责之脾肾。陈士铎认为外感头痛当疏散风邪,分经论治;内伤头痛当从肝脾肾三脏出发,以审因论治。用药规律则善用引经药以直达病所,常以柴胡、白芍相配,一散一收,一升一补,以获奇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每日1剂,连续4周,治疗前后监测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血液流变学、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学、心电图及中医证候体征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络方。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y、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cy、hs-CR P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ve(SAQ)评分比较,2组在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识程度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及总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优于西医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二肾-夹高血压模型大鼠(2K1C-RHR)不同时段心肌功能和形态的改变以及滋水降火饮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电生理技术和病理形态学技术观察用药前后2K1C-RHR的血压、心肌力学参数、左室质量指数及其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1周后血压显著上升,4周后基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造模1周LVWW,LVWW·BW-1均有所增高,4周后有显著增高,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意义.各治疗组在8、12周时LVWW,LVWW·8W-1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LVSP、LVEDP显著上升;+dp/dtmax、-dp/dtmax明显下降,给药后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各项指标有显著改善;病理形态观察表明,滋水降火饮对心肌细胞及其亚结构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2K1C-RHR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左室心肌结构及其功能均发生明显病理变化,而滋水降火饮对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7.
从微观整体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脏是高血压主要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长期慢性压力超负荷必将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即心脏重塑 ) ,心脏结构的改变主要为左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 )。因此 ,LVH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重要预测指标 ,对其逆转是高血压病治疗的最终目标之一 ,对其机制的探讨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 。最近的研究证实 ,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是高血压病LVH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 ,为LVH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起步较晚 ,1995年Hamet等应用末端酶标记法 (TUNEL)及DNA凝胶电泳技术首次发现自发性高…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SHR分为4组:针刺组、天麻钩藤饮组、针刺+天麻钩藤饮组、模型组,每组10只。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大鼠的血压、神经肽Y(NPY)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①血压变化方面:治疗2周、治疗4周时,针刺+天麻钩藤饮组较针刺组、天麻钩藤饮组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天麻钩藤饮组、针刺+天麻钩藤饮组较模型组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针刺组、天麻钩藤饮组、针刺+天麻钩藤饮组较模型组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PY及ET-1变化方面:针刺+天麻钩藤饮组NPY、ET-1水平较针刺组、天麻钩藤饮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天麻钩藤饮组、针刺+天麻钩藤饮组NPY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麻钩藤饮组、针刺+天麻钩藤饮组ET-1水平较模型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对于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比单独应用针刺或天麻钩藤饮更加显著,两者联合应用可能存在协同效应,这种效应的发挥可能与血清NPY和ET-1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9.
发育期铅中毒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而目前螯合剂只能降低体内的铅含量,不能修复铅致智力下降,更无法用于亚临床铅中毒和血铅水平不很高的儿童铅中毒的治疗。而铅损伤早期智力发育的机理远未阐明,因此深入探讨铅中毒的神经毒理机制及中医病机,可为儿童铅中毒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已证实哺乳期重度铅中毒会导致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性脑损伤可能是铅中毒致脑损害的原因之一。哺乳期重度铅中毒的中医辨证分型应该是肾精不足证。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黄腻苔,并比较这两种系统疾病的黄腻苔在微生态学和细胞凋亡指数上的异同。方法根据中医舌诊诊断标准选择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具有黄腻苔舌象的患者各20例为实验组,15例健康者正常舌象为对照组,均刮取舌苔,观察舌苔的微生态指标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细菌总数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腻苔是湿热证疾病在舌面上病位病机直观的病理反应,其与疾病的种类无必然性联系,黄腻苔的形成可能与舌的微生态和舌苔脱落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