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T2DM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T2DM患者102例,根据DPN诊断标准分为DPN组60例和单纯T2DM组4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97名作为正常对照(NC)组,对各组BDNF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1)与单纯T2DM组和NC组比较,DPN组BMI、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0.05或P<0.01),BDNF表达水平降低(P<0.01).(2)T2DM患者中,女性BDNF表达水平高于男性(P<0.05).(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感觉阈值与BDNF表达水平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BDNF表达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性(P<0.05). 结论 T2DM患者外周血BDNF表达水平下降,BDNF表达水平与感觉阈值、病程及HOMA-IR负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护理方案及体会。方法:对22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易感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制定合适护理方案。结果: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截肢案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调节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分化及对细胞分化显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单层贴壁方式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分化的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结果原儿茶酸单独使用不能诱导神经干/祖细胞的分化,但与1%胎牛血清的联合应用时,原儿茶酸(0.06 mmol.L-1)有效地提高神经元的分化比例,介导神经元的成熟并促进突触的伸长;另一方面,原儿茶酸明显提高了分化显型的生存力并抑制了细胞凋亡,同时激活了细胞内源性的抗氧化酶系统。结论原儿茶酸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干/祖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并提高细胞分化显型的生存力。  相似文献   
24.
各种手术对人体的创伤和病人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均能引起机体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增加了心脏的负荷,诱发或加重心脏机能的异常.因此,加强病人心脏机能的检测和评估,判定病人心脏是否有能力承担因手术所带来的冲击,以便采取恰当的措施,对确保麻醉成功、手术顺利、病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心电图是一种迅速、简便、经济、重复性强、有效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是评估心脏机能和结构的基础性检查,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极早干预.我对2010年手术科室0~92岁患者5016人次心电图检查登记结果,进行按年龄分为5组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孤立性心房颤动(LAF)患者C反应蛋白(CRP)1441C/T基因多态性,及LAF、CRP1441C/T基因多态性与其血清CRP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116例LAF患者(病例组)和11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1441C/T基因型检测,并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RP浓度。结果病例组中含T等位基因及CT基因型增多,且病例组发现一例TT基因型,但两组间CRP1441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差异;行组间和亚组比较,病例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行组内及亚组比较,发现CT+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者CRP血清浓度无差异。结论 LAF患者中T等位基因及CT基因型增多;LAF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6.
俞景茂教授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对小儿哮喘的研究见解独特。俞师认为本病病机为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痰瘀交结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祛风、豁痰、理气、补虚、化瘀的综合作用,可将哮喘根治于小儿阶段。  相似文献   
27.
心肌矢量应变评价川崎病患儿左心局部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心肌矢量应变力和应变率成像技术(VSI)对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研究。方法:VSI技术检测3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及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结果:①纵向应变率收缩期峰值(LSRs)比较:治疗前左心室9个节段LSRs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6个节段LSRs值低于正常对照组,9个节段LSRs值高于治疗前。②径向应变率收缩期峰值(RSRs)比较:治疗前8个节段RSRs值较正常对照组减低;治疗后1个节段的RSRs值低于正常对照组,5个节段RSRs值高于治疗前。③圆周方向运动速度收缩期峰值(CVs)比较:治疗前6个节段CVs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1个节段低于正常对照组;3个节段CVs值高于治疗前。结论:VSI技术能够准确、全面地评估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对川崎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48-251]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神经干细胞冻存复苏后的效果及存活率,对不同尺寸与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球进行了在不同浓度DMSO(二甲基亚砜)下的慢速冻存比较.首先用CCK-8试剂盒测定神经干细胞的生长曲线,然后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3类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直径30~50 μm球,直径80~100 μm球)分别进行了7个不同浓度(3%,5%,7%,8%,10%,15%,20%)DMSO的冻存实验比较,并对冻后复苏的细胞进行活性检测和诱导分化.结果表明, 直径80~100 μm的神经干细胞球,DMSO浓度8%,复苏后细胞活率82.9%,且仍具有多项分化潜能.神经干细胞间的亲密联系和刻痕信号与直径尺寸共同作用,影响着神经干细胞的冻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APN、瘦素(L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ISI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T2DM组102例和健康对照(NC)组97名,将T2DM组进一步分为体重正常(N-OB)亚组53例和超重(OB)亚组49例.采用RT-PCR检测BDNF表达水平.对T2DM组BDNF表达水平的相关因素行Pearson相关性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OB亚组BMI、TG、APN、LP和BDNF较N-OB亚组、NC组低(P<0.05或P<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LP进入回归方程. 结论 T2DM患者BDNF表达水平降低,与LP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及表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的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6-03/2007-04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 材料:5月龄新西兰大白耳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大肠杆菌JM109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载体pMD19-T,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基因测序后,构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质粒。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克隆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基因测序结果同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一致。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亚克隆到pIRES2-AcGFP1质粒上,构建了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 结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