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及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常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约20%~6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已受到重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明显降低,以至延缓神经功能康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和相关内容,为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面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文献质量评价信息采集表",对1980~2008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符合纳排标准的共15篇,均发表在2000年以后.其中正确使用随机方法的5篇(33.3%),采用诊断标准的10篇(66.6%),叙述排除标准的10篇(66.6%),有疗效判定标准的12篇(80%),采用盲法的4篇(26.7%),报告病例退出的5篇(33.3%),报告疗效统计学方法的9篇(60%),都没有进行样本估算和随访情况的描述.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文献近年来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高质量临床证据与层次分析法,获得针刺治疗该病的最优干预方式。方法:全面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根据循证医学与Jadad评分筛选出高质量临床证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矩阵,筛选出最优针刺干预方式。结果:共筛选出11项高质量临床证据,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取穴百会、强间、本神、天冲,电针频率2~100 Hz,联合口服SSRIs,以42 d为治疗周期。结论:现有的高质量临床证据和层次分析法结果说明了针刺的疗效可能与刺激量及取穴部位有关,临床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及调节电针频率而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