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探讨铺灸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沿督脉取大椎穴至腰俞穴,铺生姜末、艾绒及白芥子粉施灸,连灸3壮,每周治疗两次,两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28例(8(1.0%),好转6例(17.1%),总有效率为97.1%。结论:铺灸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浅谈针灸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等。2组均每日1次,连针6次,休息1天,共针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42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30例,有效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肺功能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正>邵素菊(1959-),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耳穴为主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痰火郁结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火郁结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配合耳尖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耳鸣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且治疗1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邵教授"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05例)选用邵教授"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105例)选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等,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邵教授"五针法"对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的影响及随访远期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改善明显,治疗后组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邵教授"五针法"改善肺脾亏虚型哮病患者症状体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且远期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17.
秦小永  宓鲁南  吴丹阳 《中国针灸》2010,30(10):805-805
2008年以来,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5例均来自我院门诊患者,春夏来诊者12例,伏天来诊者6例,秋冬来诊者17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3~60岁;病程3个月~20年.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鼻流清涕、喷嚏等,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每遇气候转变或接触变应原时症状加重,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痛苦不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中医学院离退休人员健康状况。方法对全部受检者进行测体重、测量血压、心肺听诊、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乙肝五项、血脂、血糖等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患病率依次为: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脂血症、肝、胆、肾囊肿、高血压、胆囊疾病、糖尿病;②脂肪肝、高脂血症、心电图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远高于相关报道;③同种疾病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老年期在预防疾病的侧重点上男女之间应有所不同;④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接近100%,应予以重视⑤同种疾病的患病率,由于地域、工作性质、生活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结论健康检查可对有些症状不典型的疾病及早作出诊断,提示对患病率逐年上升的疾病及早预防,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可引起支气管反应性增强,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多由风寒袭肺、痰湿壅阻、肺失宣降、肾虚失纳所致。在我国针灸治疗哮喘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方法多样,疗效独特。现将针灸治疗哮喘的近况综述如下。1针刺疗法杨氏等[1]运用河南中医学院邵经明教授积50余年临床经验创建的“三穴五针一火罐”方法治疗哮喘174例,以大椎、肺俞(双)、风门(双)5穴为主,…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日益升高,儿童为高发人群。易感群体接触到过敏原引起鼻黏膜慢性炎症性反应,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喷嚏等症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学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停药后易复发。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历史悠久,早在《素问》中就有“鼽嚏”“鼻鼽”的描述,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叙述。近年来中医学者们从细胞、分子、基因等不同角度对中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中药内服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临床上每获良效。外治法为中医特色疗法,针刺为其最常用的方法,包括局部取穴、远端取穴、腹部取穴及经验效穴等。针刺能够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针刺可直接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远端取穴可调节人体免疫力。此外,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及其他外治法亦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力,防止复发。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方法多样,不易反复,疗效确切。整理近年治疗变应性鼻炎相关文献,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寻找治疗变应性鼻炎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