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1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医药卫生   36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急骤 ,变化迅速 ,如救治不及时 ,发病数小时至数日即死亡 ,病死率高 ,严重危及生命。2 0 0 2年我科收治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2 3例 ,实施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中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6 0~ 74岁。均有长期高血压病史。2例饮酒后发病 ,其余均在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发病。发病后意识朦胧 4例 ,浅昏迷 9例 ,中昏迷 5例 ,深昏迷 3例 ,出现去脑强直 2例。术前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6例 ,肢体偏瘫 12例 ,呕吐 2 0例 ,有急性脑受压表现 8例 ,消化道出血 4例。于发病后 5h内手术 6例 ,其他在…  相似文献   
62.
丹参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关节炎细胞因子IL-1及TNF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为了解丹参注射液膝关节内注射对兔膝骨性关节炎中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将64只兔随机分为4组,采用兔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骨关节炎的病理模型,以丹参与激素分别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于造模后2、4、6、8周分别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各期兔膝关节液中IL-1及TNF水平。结果显示,造模组IL-1及TNF的水平明显高于丹参组及激素组,有显著差异;空白组未能测出IL-1及TNF;激素组低于丹参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IL-1及TNF在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丹参能有效降低骨性关节炎中IL-1及TNF的水平,其效果低于激素组,表明丹参关节内注射能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但效果略次于激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在小儿各年龄组的变化。方法  0~ 2 8d,~ 3岁 ,~ 7岁 ,~ 14岁各年龄组选择 3 0名健康儿童 ,采用郭氏法 ,用微量指血检测红细胞 C3 b补体受体粘附率 ( RC3 b R)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粘附率 ( RICR) ,肿瘤红细胞粘附率 ( TRR) ,同时选择 3 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结果 儿童期各年龄组 RC3 b R、RICR、TRR与成人比较 ,儿童期男女之间比较 ,新生儿与成人比较 ,P均 >0 .0 5。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各项指标 :RC3 b R、RICR、TRR从新生儿一出生已达成人水平 ,儿童各年龄段无明显变化 ,可作为小儿预防免疫复合物疾病的一项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Langendorff灌注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全心灌流装置,模拟缺血-再灌注,观察卡托普利对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作用及体内CPK、LDH、MDA、SOD及AngⅡ含量的变化。结果:卡托普利减少缺血及再灌注期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快再灌注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恢复。缺血期:CPK及LDH缺血-再灌注(B组)组较对照组(A组)明显增加,卡托普利治疗组(C组)较B组显著降低,再灌注期:CPK及LDH B组较A组明显增加,C组较B组明显降低,心肌组织MDA,Ang II的含量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而SOD含量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卡托普利具有拮抗离体大鼠全心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拮抗作用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而抑制Ang II的生成,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5.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1 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与SOD活性,MDA、NO含量及IL-2、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同时检测血浆IL-2、TNF-α、NO水平。结果 当归多糖(250、500、 1000 mg·kg~(-1))灌肠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值,MDA、NO含量,MPO活性及IL-2、TNF-α水平,使显著降低的SOD活性,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不明显。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66.
磺胺类药物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与电色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μ-HPLC)和毛细管电色谱(CEC)分离磺胺类药物,建立药物微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用ODS柱为固定相,甲醇和2 mmol·L-1磷酸缓冲液(pH 3.0~7.0)为流动相,电压为0~-15 kV,流速为10 μ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μ-HPLC在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3.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CEC在电压为-5 kV,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5.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结论电渗流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增加而下降,随pH值、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溶质的保留值(k)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电压的增加而下降,随电压增加下降明显的是TMP,随pH值变化较复杂。在相同条件下对5种磺胺类药物的分离,μ-HPLC需67 min,CEC只需25 min,后者更适合于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67.
"培土宁风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追溯发现,“培土宁风法”肇始于《内经》,发展于仲景及唐、宋,发微于金、元、明、清,王旭高则明确提出“培土宁风法”。本法之含义:一是通过健脾益气,实卫固表,达到抵御或祛除外邪;二是通过补益脾胃,益气滋阴,达到预防或消除内生风邪。  相似文献   
68.
先天性胆囊缺如伴罕见临床表现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们诊治的2例和1989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的17例先天性胆囊缺如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9例中误诊17例。提高临床医师对这一变异的认识,加强对胆囊轮廓不清或不显影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结论:有胆管并发症者及时手术探查,无并发症者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69.
为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将中药推向世界,用现代医学理论、技术与方法探讨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是目前较为关注的热点。从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报道看,不少是通过调节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奏效,现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蒲远禄 《四川中医》1997,15(1):41-42
〔恶阻〕李××,女,22岁。1996年6月19日初诊。停经近二月,呕吐不能进食三天。经某医院妇科检查,小便妊娠试验阳性,诊为妊娠恶阻,遂住院输液支持,加维生素B6,一周后病情依旧,经人介绍求诊。望患者面色不荣,神疲乏力,步履艰难,舌谈白而苔黄白略腻;闻其声音低微,呼吸微有喘息,询知呕吐甚剧,因不能自饮而难以支持,腰腹偶觉胀痛,微有恶寒,咯痰量多,口干不欲饮水,小便微黄;切脉弦细滑。证底牌虚痰湿、气血不足而兼外寒。方用保产无忧散原方,唯药量作必要调整:全当归、川芎、菟丝子、酒白芍各10g,川贝、荆齐穗、厚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