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比较了当归补血汤及其组成药物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复方能非常显著地提高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并能对抗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而单味药当归、黄芪的作用明显不如全方。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就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常用的加味药物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发现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是以理气与安神为框架,据临床病理变化酌情配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慢性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应激因子交替持续应激21d复制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经口分别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浸膏干粉200、500mg·kg-1,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大鼠糖水消耗、开野实验行为学指标变化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的影响。结果:经过21d慢性应激,大鼠出现糖水消耗量减少、开野实验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均明显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等抑郁状态,同时血浆ACTH、CORT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经口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后可显著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和神经内分泌变化。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抑制慢性应激引起的HPA轴功能亢进,可改善大鼠的抑郁状态,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64.
升降散对免疫功能及Ⅰ,Ⅳ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降散对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但有抑制小鼠碳粒廓清趋势,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明显抑制SRBC-DTH、PC-DTH以及小鼠耳异种及大鼠同种PCA,减轻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程度,显著减少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皮肤瘙痒的次数。  相似文献   
65.
升降散对兔功能及Ⅰ,Ⅳ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世平  瞿融等 《中成药》1998,20(6):29-32
升降散对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无明显影响,但有抑制小鼠碳粒廓清趋势,显著降低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明显抑制SRBC-DTH、PC-DTH以及小鼠耳异种及大间同种PCA,减轻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程度,显著减少右旋糖酐诱发小鼠皮肤瘙痒的次数。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柴胡-黄芩药对发挥抗抑郁功效的最佳配伍比例,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机制。方法:取柴胡、黄芩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规定用量,按照二因素七水平均匀设计表进行配伍分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方法造模,抑郁症模型小鼠灌胃给予柴胡-黄芩不同配伍比例的水煎剂,观察其对模型小鼠糖水偏好、强迫游泳、悬尾、开野等行为学试验的影响。将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方程求解最佳配伍比例。对优选的配伍比例进行验证,并测定小鼠脑海马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的水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探讨柴胡-黄芩药对可能的抗抑郁机制。结果:与空白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 0. 01),开野穿格次数显著减少(P 0. 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 0. 01);给予柴胡-黄芩水煎剂可增加模型小鼠的糖水偏好率(P 0. 05,P 0. 01)和穿格次数(P 0. 05,P 0. 01),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P 0. 05,P 0. 01)。验证试验显示,柴胡与黄芩配伍后可改善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增加小鼠的糖水偏好率(P 0. 01),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悬尾不动时间(P 0. 05,P 0. 01);柴胡-黄芩(1∶1)配伍组及柴胡-黄芩(8∶3)配伍组均可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穿格次数(P 0. 05,P 0. 01);柴胡-黄芩(1∶1)配伍组在强迫游泳试验和悬尾试验中优于柴胡-黄芩(3∶8)和(8∶3)配伍组(P 0. 05,P 0. 01),在糖水偏好试验和开野试验中显著优于柴胡-黄芩(3∶8)配伍组(P 0. 05),且柴胡-黄芩(1∶1)配伍组促进海马中CREB磷酸化和增加海马中BDNF表达的效果最佳。结论:柴胡-黄芩药对可改善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发挥抗抑郁功效,其最佳配伍比例为1∶1,最佳用量均约为5 g,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中CREB磷酸化和增加海马中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7.
定志小丸对不同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定志小丸对不同模型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乙醇分别造成小鼠获得性、巩固性和再现性记忆缺损,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小鼠、自然老龄小鼠和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低下等模型,采取跳台法和电迷宫法观察定志小丸的改善作用。结果:定志小丸对化学药物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和老龄鼠学习记忆功能低下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结论:定志小丸可能通过多环节、多途径改善记忆损伤模型动物和衰老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68.
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特色和优势,而药对则是最常见的配伍形式。柴胡、黄芩配伍出自《伤寒论》的小柴胡汤方,是张仲景柴胡系列方剂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基本配伍,也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柴胡和黄芩配伍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神志系统疾病以及发热等都有显著疗效。研究显示,柴胡、黄芩配伍具有保肝利胆、抗病毒、解热抗炎、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故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柴胡、黄芩配伍进行综述,根据黄芩的主要药效成分黄酮类及柴胡和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均具有抗抑郁作用,且配伍后黄芩苷和柴胡皂苷溶出率均提高,以及临床治疗抑郁症常用的柴胡类方(柴胡为君药)多常配伍黄芩清热泻火等推断,即柴胡配伍黄芩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抑郁作用,但仍需学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9.
赵凡  尹刚  谭峰  温芳  瞿融  唐德才 《中医杂志》2024,(9):898-903
肿瘤细胞黏附异常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其中肿瘤细胞的同源黏附减弱、异源黏附增强是导致肿瘤转移的重要原因。慢性应激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联动调控肿瘤细胞的同源与异源黏附而加剧肿瘤转移。结合中医学和西医学对肿瘤转移的认识,认为中医理论中“气机郁滞、癌毒传舍”病机与慢性应激触发的肿瘤细胞黏附异常具有高度关联性,气机郁滞与慢性应激及其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关系密切,癌毒传舍则从中医学角度阐释了肿瘤细胞黏附异常而致肿瘤转移的机制。调气解毒方药可通过调控“交感神经系统—肿瘤细胞黏附”的关键环节达到改善慢性应激并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卫向龙  孙世发  瞿融 《光明中医》2009,24(4):598-599
目的:就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对183例小柴胡汤和13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现代临床验案的收集整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方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方药运用方面,两方君药柴胡的平均用量之比仍接近于原方比例,即2∶1。小柴胡汤中柴胡平均用量在10~20g左右,波动较大,其余药物变化不大,加味药物以清热药、解表药为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柴胡用量为10g左右,且波动不大,龙骨和牡蛎常用15g和30g两种剂量,其他药物用量变化不大,加味药物以平肝息风药、安神药为主。结论: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的差异,与药味和药量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