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指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曲康唑是一种高效、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对皮肤、甲等组织有很高的亲和性.Willemsen等[1]对伊曲康唑在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伊曲康唑能通过甲床渗入甲板;停止治疗6个月后,甲中仍可检出伊曲康唑.因此,我们采用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指甲真菌病,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我们共治疗指甲真菌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64岁,平均38岁;病程0.5~20年,平均7.6年;受累指甲共21个.所有病例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结果6例为红色毛癣菌,1例为互隔交链孢霉,3例阴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情况,建立一种快捷、损伤小的检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方法。方法: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拔出的头发上残留毛囊中类天疱疮抗体的沉积,10例健康人及20例天疱疮病人头发作为对照。结果:3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毛发,其中阳性28例,阴性7例,阳性率80%;类天疱疮IgG和C3在毛囊表皮下的外毛根鞘外层与结缔组织鞘之间呈明显的线状沉积。10例正常人及20例天疱疮患者均无线状沉积。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快速、敏感,且具有较高特异性,有可能成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Kaposi肉瘤较少见。近30年来国内报道的大多是经典型。本文报道1例免疫抑制型,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以全身皮肤红斑伴瘙痒10个月,起水疱大疱20天入院。既往健康。未系统诊断治疗。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躯干及四肢屈侧对称散在分布多数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和大疱,粟粒至鸽卵大,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口腔和外阴黏膜也可见水疱和糜烂。辅助检查:末梢血嗜酸细胞分数17%,总IgE1000IU L(正常0~150IU L)。红细胞沉降率、肝功、肾功、空腹血糖、电解质、补体均正常。HIV抗体阴性。循环…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水平测定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作用。方法收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85例为观察组,另选产科足月分娩的健康新生儿85例为对照组,联合测定CRP及PCT浓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综合治疗1周后联合测定CRP及PCT浓度,比较治疗前后二者浓度变化,同时对CRP、PCT分别测定及联合测定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CRP及PCT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合治疗1周后,CRP及PCT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CT稍高于对照组(P<0.05),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测定CRP及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CRP或PCT。结论联合检测CRP及PCT有助于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在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 5 5 0 0 0 (p5 5 )和 75 0 0 0 (p75 ) TNF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 1、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L FA) - 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人皮肤不表达 p5 5、p75、ICAM- 1和 L FA- 1,基底细胞散在表达 p5 5和 p75。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表皮表达 p5 5、p75和 ICAM- 1;真皮内浸润单一核细胞表达p5 5、p75和 L FA- 1;表皮角朊细胞 (EKC) p5 5表达强度与其 ICAM- 1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 (r′s=0 .70 4 ,P<0 .0 5 ) ,而 p75则与 ICAM- 1不相关 (r′s=0 .5 89,P>0 .0 5 ) ;表皮角朊细胞 ICAM- 1表达强度与真皮内浸润单一核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r′s=0 .72 4 ,P<0 .0 5 )。结论 TNFα可通过 p5 5介导而诱导表皮角朊细胞表达 ICAM- 1,后者则诱导真皮内单一核细胞浸润 ,从而促进了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随访2年的卒中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资料,根据2年随访事件中是否发生卒中分为卒中组和非卒中组。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入选568例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其中卒中组53例,非卒中组515例,2年卒中发生率为9.3%。卒中组年龄显著高于非卒中组(P<0.01);卒中组女性、既往卒中史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卒中组(P<0.05);非卒中组接受抗高血压、抗凝、他汀类药物治疗比例均高于卒中组( 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 HR=1.044,95%CI1.011~1.077)、女性(HR =1.893,95%CI1.169~3.121)、未接受抗高血压治疗(HR =1.966,95%CI1.009~3.801)、既往卒中史(HR=1.679,95%CI1.073~2.614)是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年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女性、未接受抗高血压治疗和既往卒中史是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2年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7.
背景: 研究证实,去表皮的真皮可以作为真皮替代物,在其上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后形成表皮结构。但有关真皮替代物细胞生物活性、组织结构特点及基底膜成分分析的研究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人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特征。 方法:将健康成人皮瓣用56 ℃ PBS溶液处理以去除表皮,用液氮连续冻融处理去除真皮中细胞成分,获得去表皮真皮。以组织块培养法观察去表皮真皮细胞活性。以苏木精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细胞核,以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去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成分。以PAS染色及Ⅳ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基底膜及其成分。以VG染色检测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Weigert染色检测弹力纤维,VG与Weigert双染色检测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去表皮真皮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用组织块培养方法培养的去表皮真皮2周无细胞生长。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细胞核、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显示去表皮真皮中无波形蛋白表达。VG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胶原纤维染成玫瑰红色,Weigert染色显示去表皮真皮弹力纤维染成紫黑色,双染色进一步显示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均匀排列。去表皮真皮表面及附属器残留部位PAS反应强阳性,Ⅳ型胶原表达明显。透射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去表皮真皮中胶原﹑弹力纤维交错排列,间有孔隙,相互交织成网。去表皮真皮无活细胞成分,真皮基质表面及附属器管腔壁仍保留糖原﹑Ⅳ型胶原等基底膜成分,真皮基质中富含胶原及弹力纤维,是一种类似在体真皮的三维胶原基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体外无血清、无牛垂体提取物及无饲养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 应用胰蛋白酶.EDTA冷温两步消化法消化健康青年包皮皮肤,获取角质形成细胞并置于无血清、无牛垂体提取物、成分确定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及绘制生长曲线,分析、评价细胞质量.结果 该方法可稳定获得高纯度、活性好的角质形成细胞.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可稳定增殖2周左右,至少可稳定传代增殖5代.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99%以上为角质形成细胞.结论 冷温两步消化法及体外无血清原代培养技术可为科研工作提供足量高质量的角质形成细胞,是高效经济的获得人角质形成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建立检测Metadherin(MTDH)mRNA的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的方法,了解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TDH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相对定量的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女性人群外周血中MTDH mRNA 相对于GAPDH mRNA的表达量.结果 6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均有MTDH mRNA的表达,19例健康女性外周血中未见MTDH mRNA的表达.乳腺癌病例组中34例患者MTDH mRNA高表达,占55.7%,27例低表达,占44.3%,两者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tio=2.02±0.81,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MTDH对GAPDH的相对表达量为(1.15±0.36).MTDH基因表达与年龄、雌孕激素受体及HER-2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MTDH mRNA表达量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H mRNA表达水平在临床病理分期Ⅰ、Ⅱ与Ⅲ、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方法可成功检测MTDH基因的表达量,MTDH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心理状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LES)为测量工具,对495名河北省高校在职专任教师进行测试。结果47.88%的高校教师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10.91%的教师具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高校教师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差异均显著(P〈0.01)。高校教师主要的心理问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回归分析显示:抱怨、退缩、升华、负性工作学习问题、幽默、负性家庭问题、幻想、负性生活事件、教龄、投射、回避、年龄是影响高校教师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高校教师群体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高校及相关部门应重视教师的心理状态,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