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酸枣仁-石菖蒲药对改善失眠的物质基础和潜在分子机制,并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hlorophenylalanine,PCPA)诱导的失眠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 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酸枣仁和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并筛选得到潜在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获得失眠相关的基因,取得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和失眠疾病的交集靶点,然后在Cytoscape 3.6.1软件中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接着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酸枣仁-石菖蒲高、中、低剂量组(8.0,4.0,2.0 g·kg-1),地西泮组(3 mg·kg-1);除正常组外,第1天和第2天腹腔注射PCPA(30 mg·mL-1)建立失眠模型;然后连续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55 mg·kg-1)所致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和持续期,行为学中旷场实验的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以及高架十字迷宫的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pen arm entry,OE%)和开臂活动百分比(open arm time,OT%);利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情况;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CASP3表达水平;最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AKT1和p-AK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获得酸枣仁和石菖蒲的潜在活性成分为9个和5个,与失眠共同靶点为34个;GO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160条GO分析条目,KEGG通路分析发现信号通路主要与炎症信号通路有关,其中AKT1、CASP3和TNF为关键靶点;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化合物与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结合活性。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酸枣仁-石菖蒲药对可显著缩短失眠模型小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降低垂直得分和水平得分,提高OE%和OT%,恢复海马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TNF-α和CASP3的含量,提高AKT1蛋白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 酸枣仁-石菖蒲可通过作用于TNF-α、CASP3、AKT1、p-AKT1等靶点调节TN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长舒霖?和来得时?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组、阳性药物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入选57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区组分段随机方法将受试者按3∶1的比例随机进入长舒霖?组和来得时?组,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标准餐后2h血糖(2hPG)、8点指尖血糖谱、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以及低血糖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甘精胰岛素特异性抗体阳性率。结果治疗24周后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的HbA1c分别下降1.16%和1.25%,FPG分别下降3.05 mmol/L和2.90 mmol/L, 2hPG分别下降2.49 mmol/L和2.38 mmol/L,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后8点指尖血糖谱以及结束时HbA1c和FPG达标率相似(P值均>0.05)。长舒霖?组与来得时?组总体低血糖发生率 (38.00%和39.01%)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7.25%和16.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部分为无症状性低...  相似文献   
63.
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属世界卫生组织扩大免疫规划1990年计划控制的疾病.为考核我省儿童的初免成功率,我们于1988年6~10月对0~1岁组儿童进行了白百破三联制剂(DPT)免后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64.
为有计划地开展免疫监测,评价免疫效果,1988年10月,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对3月龄内接种过卡介苗(BCG)的婴儿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与卡介苗疤痕率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调杳方法1.1 以地(州)市为单位,在管辖区内随机抽取3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3月龄内的婴儿10名,在接种BCG的第12周进行OT试验与BCG疤痕对照观察。接统一调查表逐项记录姓名、月龄、BCG接种日期、OT试验日期、BCG和OT批号、OT反应硬结与疤痕纵横直径。  相似文献   
65.
本文就137例临床和实验室资科对桥本氏甲状腺炎作了功能分型的研究。发现存在有五个功能类型,即桥本甲亢型、亚临床申亢型、功能正常型(隐匿型)、亚临床甲减型和临床甲减型。对于诊断标准认为日本厚生省的三项标准简便易行,可作诊断依据。并参考Fisher五项指标和应用TRHST以实现定性和功能诊断。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甲硫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安徽地区562例汉族人MS基因A2756G多态性基因型,比较对照组、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各组间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安徽地区汉族人群存在MS基因A2756G多态性,其G等位基因频率与西方人群比较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的MS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安徽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67.
湖南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口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免疫活动,开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监测工作,证实湖南省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策略具有可行性。方法:采用常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扫荡”式免疫等方式开展对全省适龄儿童的免疫活动;对全省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就诊的15岁以下人群进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零”病例报告和主动监测,发现和报告的每例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随访和采集粪便标本,所采标本用RD、Hep-2,L20B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以来,至2000年底止,湖南省共报告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1749例,采集病例粪便标本1404例、接触者粪便标本218例,检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7株,1993年7月以后未再分离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毒株。结论:据我们把握的资料,湖南省已成功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实现了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形态特征,根据CT出血形态预判颅内动脉瘤的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CT出血形态及全脑血管造影结果,总结不同部位动脉瘤破裂出血CT形态特征。结果 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CT形态特异,为单纯前纵裂、外侧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前纵裂、额叶、外侧裂血肿;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出血CT形态多样,特异性较差,但常见形态为一侧鞍上池、外侧裂出血,波及其他脑池,前纵裂出血少或无出血;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等后循环动脉瘤出血CT形态较典型,为脚间池、桥前池、环池、四叠体池、小脑延髓外侧池、小脑幕上下出血,但与脑干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困难。结论 根据特异性CT出血形态能够预判部分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预判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时与脑干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困难,预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特异性差。  相似文献   
69.
滤膜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的包封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 多西紫杉醇的含量测定采用HPLC,色谱柱为Lichrospher-RP C18柱(150 mm×6.0 mm,5 μm),流相为乙腈-水(60∶40),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1 nm,柱温为35 ℃.利用0 22 μm微孔滤膜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考察滤膜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的可行性.结果 该色谱条件下,多西紫杉醇得到良好分离,辅料不干扰药物的测定,各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0 22 μm微孔滤膜截留作用明显,能有效分离游离药物与载药脂质体.结论 滤膜法简便、快捷,非常适合于多西紫杉醇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相似文献   
70.
1病历简介例1.男,37岁。因背部肿物术后复发于1989年2月再入院。10年前发现背部肿物约杏核大小,触压微痛,生长缓慢。7年前当地医院诊为“皮样囊肿”手术切除。术后半年由切口处长出一肿物,生长较快。2年前在我院再行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隆突性皮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