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和甲醇做为槲皮素的提取溶剂,采用浸渍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槲皮素,采用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用75%乙醇提取瓜蒌皮药材中总黄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槲皮素用甲醇回流提取率较高,江苏所产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含量较高,安徽所产瓜蒌皮药材中总黄酮含量较高。结论:此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中槲皮素及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42.
 外泌体(又称外泌小体,exosomes)是一种能由绝大多数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和丰富内容物的微囊泡结构,直径约30~100 nm。198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源性外泌体,近10年来发现外泌体中不仅包含功能性蛋白,还有功能性核酸物质,这些蛋白质、核酸等对肿瘤侵袭转移具有促进作用,成为肿瘤相关研究的热点。外泌体以其独特的方式包裹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稳定有效地进行细胞间信号的传递和交换。更好地了解外泌体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将有助于明确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研发有效的防治策略,改善肿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3.
正自1917年在北京和福建福州首次发现了结膜吸吮线虫人体病例后,陆续在各个国家均有相关病例的报道,本文就1例典型的结膜吸吮线虫患者进行介绍,以此警示临床眼科医师诊治此类疾病时应结合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避免出现误诊。1病案资料李某,女,33岁。因"发现右眼有虫子爬行,伴眼红痒、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59岁,四肢紫红色丘疹、结节7个月,眼部疼痛2个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中层大量混合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见核碎裂现象。双眼裂隙灯下表现为边缘性角膜溃疡。诊断: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并发边缘性角膜溃疡。治疗:氨苯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辐射剂量256层i C T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9例行冠脉CTA检查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Philips Brilliance256层iCT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扫描,根据使用辐射剂量分为A组(23例,280-420mAs)、B组(23例,480-620mAs)、C组(23例,680-820mAs),患者均予以常规管电压100KV,开启ECG自动毫安调制进行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比较三组患者成像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A、B、C组BMI依次是(22.4±2.8)kg/m~2、(22.8±2.7)kg/m~2、(24.6±2.9)kg/m~2,且C组体重、BMI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成像良好率78.3%,B组82.6%,C组100.0%,C组成像优良率显著高于A、B组(P0.05);三组mAs依次是(360.7±54.8)mGy、(553.6±83.1)mGy、(753.7±113.5)mGy(P0.05);CTDIV0l依次是(14.5±2.2)mGy、(22.3±3.4)mGy、(30.4±4.5)mGy(P0.05);DLP依次是(260.1±38.5)mGy·cm、(392.5±58.8)mGy·cm、(519.8±77.9)mGy·cm(P0.05);A组SNR1最高,其次为C组,B组最低(P0.05);降低50mAs,CTDIV0l降低20%左右,DLP降低28%左右;降低100mAs时,CTDIV0l降低26%左右,DLP降低20%左右,且350mAs组时图像CNR大,550mAs左右合适。结论适当降低mAs值时辐射剂量亦明显下降,且对成像质量无明显影响,临床应根据患者BMI、心率等情况选择最佳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基于线粒体功能,探究脑震宁对脑震荡后综合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三重脑震荡后综合征模型(MCC),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脑震宁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吡拉西坦组及脑震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0.43、5.4、10.8、21.6 g·kg-1的剂量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服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进行相关指标检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原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等学习记忆改变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活性;荧光探针法测定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酶联荧光免疫技术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和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神经元形态及线粒体结构遭受破坏,线粒体膜电位、ATP和呼吸链复合体Ⅰ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震宁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尼氏小体数量显著增加,神经元形态及线粒体结构损伤有所改善,线粒体膜电位、ATP和呼吸链复合体Ⅰ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脑震宁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震宁可以改善MCC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维生素C治疗丝状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31例(33眼丝状角膜病变,予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0.5ml(125mg)/次,隔日1次,分析其疗效。结果 治疗3-12日后合部治愈。结论 丝状角膜病变与角膜上皮基底膜胶原组织变性有关,而维生素C对胶原纤维的生成有一定作用。可促进病变角膜的愈合而治疗丝状角膜病变。  相似文献   
48.
适宜性产区能够保障傣族药的品质,然而有关植物类傣族药适宜生态因子及适宜产区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本研究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MPGIS)对植物类傣族药进行全国产地生态适宜性分析,首次提出了植物类傣族药主要分布区域的生态因子范围和主要土壤类型,如年均温8. 6~23. 7℃,年均降水量1 212~1 881 mm,年均日照149. 7~157. 4 W·m-2,主要土壤类型为强淋溶土、冲积土、高活性强酸土等。以179个采样点为基础,通过生态相似性分析得到植物类傣族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大生态相似度区域,主要包括中国、巴西、美国、缅甸、老挝等国家。在中国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西部和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保山市、临沧市具有较大的适宜栽培区域。除此之外,本文通过分析傣族药人才匮乏、傣族药资源日益减少、文化传承具有局限性、科学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傣族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傣族药资源调研和保护工作、推进傣族药资料古籍的搜集整理、加强傣族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策略促进傣族医药发展。本研究为指导植物类傣族药生产基地合理布局、引种繁育等提供依据,为高品质傣族药的科学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宫腔镜冷刀系统对拟行辅助生殖助孕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行辅助生殖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冷刀组及电能量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手术资料,并随访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1)共收集120例患者,其中冷刀组60例,电能量组60例。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冷刀组行2次手术后宫腔形态及内膜恢复达移植条件的占比:63.3%;电能量组占比:43.3%。术后妊娠时间冷刀组的中位妊娠月份为2.5月,要早于电能量组1月。(2)对于宫腔粘连的程度,冷刀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妊娠率及活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电能量组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中度宫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能量组的重度粘连病例行2次手术达移植条件的患者为所有分组中最低,仅占7.7%。结论 对于需行胚胎移植的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患者,运用宫腔镜冷刀系统手术安全、有效,且分解粘连达到满足行胚胎...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