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0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226篇
医药卫生   846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493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440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沈阳地区6~14岁健康儿童呼出气体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其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肺功能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测定沈阳地区200名6~14岁健康儿童(男102名,女98名)FeNO水平及其肺功能,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儿童总体FeNO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3.0 ppb(8.0~19.0 ppb),其中男童13.0ppb(10.0~19.5 ppb),女童为13.5 ppb(10.0~17.0 ppb),不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NO与肺功能各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亦无相关性(R2=0.016 0、0.013 9、0.014 4、0.007 5);FeNO水平与身高、年龄、体质量、BMI均无相关性(R2=0.062 3、0.044 0、0.098 3、0.037 2)。结论健康儿童FeNO中位数为13.0ppb[8.0~19.0 ppb],FeNO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无相关性,与肺功能各参数之间亦无相关性,但二者密不可分,是全面评价儿童哮喘的呼吸道炎症的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病理、治疗及转归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诊治的183例ARF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近6 a(2004 -2009年)与前16 a(1988 -2003年)2个阶段住院ARF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转归进行比较.结果 近6 a共诊治101例ARF患儿,与前16 a82例患儿比较,患病人数明显增多.ARF病因特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肾性因素所占比例下降(78.1% vs 48.5%,P<0.01),而肾后性因素所占比例上升(2.40%vs25.75%,P<0.01),2组肾前性因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9.50%vs25.75%,P>0.05).不同年龄组ARF患儿病因特点不同,婴儿以肾前性因素常见,而年长儿多见于肾性因素.共30例行肾活检,其病理类型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前16a行血液净化治疗6例,而近6 a行血液净化治疗16例(x2 =4.18,P<0.05).经过治疗,前16a的82例患儿中,治愈32例(39.0%),好转27例(32.9%),未愈2例(2.5%),住院期间和放弃治疗共死亡21例(25.6%);近6 a的101例患儿中,治愈43例(42.5%),好转41例(40.6%),未愈3例(3.0%),住院期间和放弃治疗共死亡14例(13.9%).与前16a比较,近6 a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x2=3.99,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x2=4.01,P<0.05).结论 ARF的发病呈增多趋势,且病因构成发生了变化.不同年龄组ARF的病因构成不同.适时肾活检对于明确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是ARF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铁蛋白(Ferr)和C-反应蛋白(CRP)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CEA、CA19-9、CRP和Ferr在正常对照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的含量。结果四项指标单独区分正常对照组和胰腺癌组的诊断能力依次为Ferr、CRP、CA19-9和CEA,Ferr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60%和96.20%;区分慢性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的诊断能力依次为Ferr、CA19-9、CRP和CEA,Ferr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1.20%和87.50%。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当Ferr和CEA联合检测时,其曲线下面积为0.866,高于CEA、CA19-9、CRP和Ferr单独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60%和91.70%。结论 Ferr和CEA联合检测,可提高区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Ⅱ~Ⅲ级患者,应用LEEP术诊治,比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观察治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证实的60例CINⅡ~Ⅲ级患者,LEEP术后经病理诊断相符42例,诊断符合率为70.0%。29例CINⅡ级经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3%(29/60),31例CINⅢ级经LEEP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1.3%(31/60);LEEP术后治愈率为93.3%,复发率为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诊治CINⅡ~Ⅲ级可以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且LEEP术治疗CINⅡ~Ⅲ级治愈率高,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995.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HLA分为Ⅰ类和Ⅱ类两大类抗原。HLA-DQ基因位于第六号染色体短臂的p21.3区域中,属于HLAⅡ类抗原,由α和β肽链组成,其中β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2抗体(LAMP-2-antibody)诱导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形成(NETosis)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这种新型细胞死亡模式在系统性小血管炎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olymorphprepTM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性粒细胞,抗LAMP-2抗体刺激中性粒细胞,以及通过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甲苯基碘(DPI)阻断活性氧簇的产生,电镜、免疫荧光观测胞外捕网的形成,激光共聚焦检测自身抗原LAMP-2、PR3、MPO的表达。结果 LAMP-2抗体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形成,自身抗原MPO、PR3及LAMP-2包含在NETs内,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可以阻断NETs形成。结论 LAMP-2抗体可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释放内源性危险信号,激活自身免疫反应等来维持血管炎的恶性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997.
左西替利嗪联合初榨橄榄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艳  牟宽厚  韩丹  王莉  冯利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70-1272
目的:评价左西替利嗪联合初榨橄榄油对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7例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并随机分组,分别外用初榨橄榄油(实验组)和肝素钠软膏(对照组)治疗,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5mg,每日1次。于使用前、首次使用后第1周、第2周进行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自觉红斑、干燥、瘙痒、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治疗后第1周、第2周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第2周有效率明显高于第1周(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联合初榨橄榄油治疗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安全、有效,且2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机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头胎的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均分为Ⅰ、Ⅱ、Ⅲ组和对照组(Ⅳ组)。Ⅰ组在宫口开至3~5 cm时行分娩镇痛,Ⅱ、Ⅲ组在宫口开至1 cm时行分娩镇痛,Ⅰ、Ⅱ组宫口开全停止镇痛,Ⅲ组宫口开至8 cm时停止镇痛。Ⅳ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并记录各产程持续时间;记录宫口开至1 cm(T0)、3cm(T1)、8 cm(T2)、宫口开全时(T3)、胎儿娩出时(T4)的镇痛评分(VAS评分);记录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情况;记录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1~3d的评分。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Ⅱ、Ⅲ组明显短于Ⅰ、Ⅳ组(P<0.01),活跃期Ⅰ、Ⅱ、Ⅲ组短于Ⅳ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Ⅲ组短于Ⅰ、Ⅱ组(P<0.05);Ⅱ、Ⅲ组产妇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Ⅳ组(P<0.05);Ⅲ、Ⅳ组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四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NBNA评分(NBNA1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Ⅳ组(P<0.05)。结论...  相似文献   
999.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不同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采用主观营养评价法、营养不良一炎症评分法和微型营养评分精简法行营养评分并测患者血清白蛋白、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铁。结果主观全面营养评估、营养不良一炎症评分和微型营养评分精简法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微型营养评分精简法评分与血红蛋白显著相关。营养不良一炎症评分与血清白蛋白、总铁结合力显著相关。贫血组主观全面营养评估、微型营养评分精简法评分值较非贫血组低。结论主观全面营养评估、营养不良一炎症评分法和微型营养评分精简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具有一致性,营养不良一炎症评分判断蛋白质储备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测量踝肱指数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7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踝肱指数测量。以任何一侧踝肱指数〈0.90作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分析其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12.8%(23/179),男女患病率无差异。年龄大于65岁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18.9%,低于65岁患者为8.6%。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为18.7%,非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为7.7%。有脑血管疾病患者比无脑血管疾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高(33.3%:11.3%,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为1.036-1.276,P=0.009)、慢性肾脏病病程(优势比1.003~1.018,P=0.007)、脑血管疾病(优势比2-202.19,P=0.011)为外周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年龄、慢性肾脏病病程及脑血管疾病史为此人群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