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疏肝理脾法联合热疗及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住院治疗符合病例人选标准的6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动脉灌注化疗加腹腔热疗、四逆散加减)31例和对照组(单纯动脉灌注化疗)34例,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肝郁脾虚证积分、脾气虚证积分、毒副反应、体力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PR+SD分别为85.71%,71.88% (P <0.05);疼痛控制CR+ PR+ MR分别为85.71%,62.5% (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肝郁脾虚证证候积分分别为(10.81 ±4.09),(15.27 ±5.67)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脾中药联合热疗及局部动脉灌注化疗临床获益率高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鸡血藤黄酮类有效部位( SSCE)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SSCE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SCE(正常组用培养基代替)作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24 h后,采用脂质过氧化物(MDA)、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A549细胞MDA,GSH的含量;以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为荧光探针,用荧光酶标法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法检测活性氧(ROS);选择加入SSCE高浓度组同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 C),维生素E( Vit 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作用细胞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及荧光酶标仪法检测ROS.结果:加入SSCE后,SSCE各组细胞MDA均含量上升(P<0.01)、高浓度组GSH含量下降(P<0.01);高、中浓度组细胞ROS含量上升(P<0.01);共聚焦显示SSCE各组均有绿色荧光,其中高、中浓度组荧光较强;加入抗氧化剂后,各组细胞抑制率均降低(P<0.05),ROS含量均下降(P<0.01).结论:SSCE可以改变A549细胞MDA,GSH,ROS水平,其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氧化应激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规律,为中医药干预提供证候学依据.方法 对104例乳腺癌术后CAF方案辅助化疗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观察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舌象、中医单证的变化情况.结果 化疗药应用1周内患者多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与化疗前相比,观察结束时疲乏、脱发、心悸、汗出、手足麻木等症状及淡暗舌、边有齿痕和白腻苔等舌象明显增多(P<0.05);气虚证、血瘀证、血虚证、痰湿证单证明显增多(P<0.05).结论 化疗首先影响患者脾胃功能,脾胃气虚,气血生成乏源,最后出现肝肾精血不足,兼有血瘀痰湿证.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利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采用5Gy ×5f分割模式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外照射后残留病灶局部推量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方法:3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在完成盆腔外照射及同期DDP化疗后,行CT模拟定位扫描,定位前及每次治疗前均进行膀胱灌注以控制膀胱的充盈程度,勾画子宫颈、宫旁及阴道侵犯区域以及2cm阴道组织、子宫体下段2/3为CTV-boost,CTV-boost加5、15mm为PTV-boost,设计并执行7野三维适形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5Gy/f ×5f,2f/w.结果:1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盆腔控制率分别为82%、76%、79%,其中15mm PTV边界组的1年盆腔控制率为90%.结论:对于不能进行腔内后装治疗的部分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5Gy ×5f分割模式的三维适形调强技术进行后程推量可达到根治效果,1年内未见严重直肠、膀胱并发症出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正在进一步观察中.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中药(康莱特、榄香烯、华蟾素)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0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中药动脉灌注)52例、对照组(化学药物动脉灌注)50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为25.0%,临床获益率(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病情稳定患者)为73.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1年、2年生存率为67.3%、32.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动脉灌注既能保护患者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中药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肯定,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固本抑瘤Ⅱ号(全方)和各拆方组药物对A549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与化疗药物顺铂(DDP)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固本抑瘤Ⅱ号全方和根据功效拆分的益气组、行气活血组、培补肝肾组、散结消瘢组药物,分别制备水提物。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及与DDP联合作用的效果。结果:单独应用全方和行气活血组水提物对A549细胞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33.21mg生药/mL和9.55mg生药/mL;与DDP合用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1.23和1.77,合并指数为1.05和0.83,表现出协同和相加作用。结论:固本抑瘤Ⅱ号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抑制A549细胞生长,与DDP合用有一定的化疗增效作用;行气活血组药物也具有抑瘤和增效作用,且作用与全方接近。提示行气活血组中药为体外实验中全方抗肿瘤作用及化疗增效作用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37.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中医从"病""症"角度探讨BCRL病机,主要集中在虚、痰、瘀、毒4个方面,且相互交叉、互为因果、互相联系.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时需病症结合、辨证论治.中医药干预方式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拔罐、推拿导引等,防治手段呈现多环节、多途径的优势,但存在着辨证标准不统一,临床辨证施治可重复率低,缺乏长期疗效的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以及疗效评价在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尚显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38.
唐武军  信彬  邓超  王笑民  杨国旺  张青  杨中  张萃 《中医杂志》2014,(23):2007-2010
目的 观察养血温经通络中药泡洗防治草酸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接受草酸铂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共6~8周期,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予养血温经通络中药泡洗,每日早晚各1次,中药泡洗从化疗第1天开始使用直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程度、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出现Ⅱ度及以上神经毒性所用草酸铂的累积剂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59.26%,对照组为78.43%;Ⅱ度及以上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治疗组为12.96%,对照组为37.25%,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Ⅱ度及以上神经毒性草酸铂累积量、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血温经通络中药泡洗可以降低草酸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和分级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9.
程培育  王笑民 《中医杂志》2014,(20):1788-1790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患者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急躁易怒、骨节疼痛、月经紊乱、抑郁等症状,严重危害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病机主要为肾虚、脾虚、肝火、癌毒、血瘀、络瘀,治疗常用补肾、健脾、调肝、活血、解毒、通络。从3则验案介绍运用中医药诊治该病的辨证与组方用药思路。  相似文献   
40.
固本抑瘤Ⅱ号联合MV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固本抑瘤Ⅱ号联合MV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性反应,免疫功能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MVP方案化疗,同时服用中药固本抑瘤Ⅱ号)及对照组(B组:MVP方案化疗,不服中药),至少治疗2个周期后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40.0%和28.6%(P>0.05),稳定率分别为80.8%和52.4%(P<0.05)。中位生存期A期29周,B组27周(P>0.05),生存质量的改善A组优于B组(P<0.05),血液学毒性反应,恶心呕吐及发热症状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免疫功能及血流变学指标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固本抑瘤Ⅱ号联合MV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