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5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375篇
医药卫生   911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91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白血病以贫血、发热、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其特征,然而,当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受到浸润时,则症状变得复杂而不典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4个来源甘草属植物的遗传基础,初步探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草品系选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AFLP标记技术对乌拉尔甘草栽培新品系"民勤1号"、"喀什1号"、"阿克苏1号"和常规栽培品系内蒙古乌拉尔甘草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指纹图谱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了8对引物组合进行多态性分析,以多态位点百分率最高的E-AAC/M-CAG组合构建4个来源甘草的指纹图谱。UPGMA聚类分析将4个来源甘草分为4组,表现出不同的亲缘关系。结论"民勤1号"、"喀什1号"、"阿克苏1号"形成了独特的基因构成,可以作为乌拉尔甘草优良栽培新品系选育目标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高清扩散读出方向上分段扩散成像(readout-segmented diffusion imaging technique,RESOLVE)DWI技术在脊髓型颈椎病MRI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MRI检查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均行常规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DWI序列和RESOLVE-DWI序列扫描,对两组DWI序列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采用SPSS 23.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PI-DWI序列图像主观评分为1.99分,优秀率18%,RESOLVE-DWI序列图像评分为3.31分,优秀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2位诊断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好。RESOLVE-DWI序列相对EPI-DWI序列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SOLVE-DWI序列可以显著改善图像质量,利于病灶的显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固定铅门8野调强技术(8F-SJT)应用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剂量优势,并与常规6野调强技术(6F-IMRT)进行剂量参数比较。方法:对1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别制定固定铅门8野调强放疗计划和常规6野调强放疗计划,在保证靶区(PTV)处方剂量前提下,尽量降低危及器官受量,比较两组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结果:2种调强技术计划之间比较,8F-SJT改善了靶区适形指数(C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F-SJT靶区最小剂量(Dmin)、最大剂量(Dmax)、平均剂量(Dmean)以及剂量均匀指数(HI)与6F-IMR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F-SJT左肺V20、V30及Dmean明显低于6F-IMRT(P<0.05),8F-SJT左肺V5、V10与6F-IMR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F-SJT心脏V5、V10、V20、V30及Dmean均明显低于6F-IMRT(P<0.05);8F-SJT右侧乳腺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Dmax、Dmean均明显低于6F-IMRT(P<0.05)。结论: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固定铅门8野调强计划要优于常规6野调强计划,可以考虑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淋巴瘤患儿(81例)及健康儿童(52例)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样本血液中的 lncRNA GAS5含量。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儿童淋巴瘤化疗有效和无效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表达及凝血功能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淋巴瘤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 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瘤Ⅰ-Ⅱ期(n=45)与Ⅲ-Ⅳ期(n=36)患儿的 lncRNA GAS5水平以及凝血功能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有效患儿(n=60)化疗后凝血指标及 lncRNA GAS5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化疗无效患儿组凝血指标lncRNA GAS5水平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ncRNA GAS5水平分别与PT(r2=0.792)、APTT(r2=0.776)和FIB含量(r2=0.750)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儿化疗疗效和血栓发生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6.
2004年10月-2006年4月,我院收治了4例社区获得性重症克雷伯杆菌肺炎患者,均因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放弃治疗自动出院而死亡,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建立尿中性肽内切酶 (NEP)检测的ELISA法 ,明确用ELISA法检测尿NEP在诊断肾小管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尿NEP检测的ELISA法 ,并与荧光法比较 ;分别用两法检测患者组和对照组尿NEP。结果 ELISA法检测NEP ,浓度在 2 0~ 2 0 0 μg/L时 ,浓度的对数与吸光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P <0 .0 1)。取 10次标准曲线 ,计算线性范围内各浓度的变异系数 (CV)为 2 .0 6 %~ 4 .17% ,平均 2 .98%。所有标准曲线相关系数 (r)均 >0 .99(P <0 .0 0 1)。ELISA法回收率为 93.6 %~ 10 7.3% ,平均为 10 1.7%。该法批内CV为 4 .15 %、5 .4 6 % ,批间CV为 6 .2 4 %、6 .39%。检测限值为 2 .2 0 μg/L。患者组两法测得尿NEP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各组两法结果无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检测尿NEP可以帮助判断近端肾小管损伤。ELISA法与传统荧光法相比更简便 ,不需特殊仪器 ,却有良好的精确度和重复性 ,可以作为评价肾小管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基因芯片技术以其平行高效多位点多态性分型的优势,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位点增多,扩增目的片段更繁琐,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就需要在同一反应体系内进行多重扩增。而多重扩增的关键问题是,同一体系内引物对的最大化,并有效减少非特异扩增。目前,此环节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尝试不同引物对组合解决。由于芯片分型以杂交信号强弱为检测指标,扩增片段要载有荧光剂,因此多重扩增必须考虑到荧光标记物——青色素(Cy3)的大分子位阻效应。但是,Cy3的存在不可避免地降低了PCR的效率,为此本研究对相关试验条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99.
维生素逆转胃癌的癌前病变——初期临床干预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逆转胃癌的癌前病变以预防其发病,本文观察叶酸加维生素B_(12)、合成β-胡萝卜素及天然β-胡萝卜素对56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牯膜病理和DNA甲基化水平的作用。结果:①叶酸加维生素B_(12)对胃牯膜萎缩和肠化的逆转率达77.7%,高于文献统计:②天然β-胡萝卜素显著逆转不典型增生(P=0.04),推测与其所含异构体有关;③血浆叶酸、隐黄素、α-胡萝卜素水平与胃癌癌前病变呈显著负相关:④α-胡萝卜素可使胃粘膜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0.0001)。本文提示某些维生素可能通过提高胃粘膜细胞DNA甲基化水平,调节某些基因的活性,因而具有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新型外用消食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将173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消食贴治疗组103例,口服枳术丸对照组70例,并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有效率89.32%,对照组有效率87.14%,两组总体疗效接近;治疗后两组患儿摄食量,血Fe、Zn,血红蛋白等指标升高,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摄食量指标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结果发现,消食贴能促进动物肠蠕动及吸收功能,提高动物血清淀粉酶活性,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研究表明,消食贴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有效外用膏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