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6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为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开展该区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36例成尸头部连续横断层标本和15例成尸头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并与10例志愿者的3D—CISS序列MR图像进行对照,观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颅内的走行规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结果: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由上而下从延髓的橄榄后沟发出,跨过延池,穿颈静脉孔出颅。根据走行,可分其为延髓内段、脑池段和颈静脉孔段。在脑池段,舌咽神经走行在上方,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在下方且结合紧密;在颈静脉孔段,这3对脑神经及其与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的关系是:颈内动脉位于最前方,颈内静脉位于最外侧,舌咽神经走行在前内上方,有单独的硬脊膜包绕,迷走神经和副神经位于其后外下方,形成迷走、副神经复合体。结论:在标本的连续断面和对应的MR图像上能够清楚地显示舌咽、迷走和副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1个肝脏劈离成3个供肝单位的动物实验可行性.方法:普通级健康犬分成供体组(n=30,体质量20-25 kg)和受体组(n=30,体质量8-15kg),供受体随机配对.供体手术断离右外叶和右中叶、左中叶和方叶之间的2处肝组织桥,原位灌注后将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各自的一级肝蒂在近主干处切断,移植物受体体质量比(graft-to-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1.0%且最接近1.5%的供肝入选为移植物,植入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的受体分别分入A组、B组和C组.供肝背驮式植入受体,流出口和腔静脉壁端侧吻合,供肝一级肝蒂分别和受体门管三联的主干端端吻合.术后观察受体腹腔及胆汁引流,死亡后进行尸检,移植物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犬肝外观呈分叶状,深陷的叶间裂将各叶分隔开来,各叶间由较少的肝组织桥相连接,右外叶和右中叶间的肝桥组织较左中叶和方叶间的肝桥组织更薄更少,2处肝桥离断时均未发现有大的血管及胆管.门静脉主要分成左支、中支和右支;胆总管也由左、中及右肝管三支肝管汇合而成;肝动脉可存在变异;肝血液经由肝左、中、右3支静脉回流.3组供体的平均体质量、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内劈离技术全部得以完成,供肝无热缺血损伤.3组受体体质量、供肝质量和GRWR之间的差异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时间、无肝期、失血量及输血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体中无术中死亡者,30个供肝均成功植入,所有血管及胆道的吻合均不需要移植物间置,门静脉和动脉重建后均能排泌胆汁,各组新肝均无淤血、缺血区.3组受体存活时间分别为128.3 h±48.5 h、102.7 h±59.8 h和98.7 h±36.8 h,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死亡后尸检均未发现有吻合口出血、血栓等外科技术性并发症者,移植物标本病理检查肝细胞无淤血肿胀和缺血坏死者.结论:此项动物实验证明:一个大受体的肝脏能劈离成3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能作为独立完整的供肝移植给不同体质量的小受体.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感染骨端清创、重建延长器外固定架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缺损及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 1例出现钉道感染,7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截骨端骨延长3.5~8.5 cm,平均4.5 cm,无血管和神经损伤的症状。结论采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可以一次性解决骨端感染、消灭皮肤缺损,且骨折断端不需要植骨即可达到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儿童环状胰腺手术后复发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行环状胰腺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后3年余,出现复发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经保守治疗7d后胰腺炎症状消失,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内镜诊治,实施经内镜胰胆管造影术(en...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治方法,为改善其预后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肾母细胞瘤40例,由小儿外科、小儿内科(肿瘤组)、病理科、放射诊断治疗科联合诊断,39例实施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方法综合治疗.Ⅰ期及Ⅱ期预后良好型不放疗,手术切除肿瘤有困难或存在远隔转移的Ⅲ、Ⅳ期患儿进行术前化疗4~6周.[结果]全组40例,分期:Ⅰ期4例;Ⅱ期21例;Ⅲ期6例;Ⅳ期7例;Ⅴ期2例.分型:预后良好型28例,预后不良型8例,透明细胞肉瘤型3例,横纹肌样瘤型1例.随访34例,28例获得完全缓解(71.8%),目前持续完全缓解25例(64.1%).无瘤生存率为64.1%(25/39),生存时间为6~153个月.6例未获得缓解者均死于疾病进展,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学科联合诊断、综合治疗肾母细胞瘤可以取得良好疗效.手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切除肿瘤有困难或存在远隔转移的中晚期患者术前化疗数周,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切除率.术后标准化疗对于肾母细胞瘤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6.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在国内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动下,妊娠期女性数量不断增多,妊娠期间碘摄入不足或过量均易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将引起智力、体格发育障碍等一系列临床问题。近年来,尿碘浓度/尿肌酐(UIC/UCr)比值在评价妊娠期女性碘营养状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尿肌酐在体内的稳定排泄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体液排泄校正指标,可减少因尿量差异与尿液浓缩稀释带来的影响,更科学地评估妊娠期女性碘营养状况,保障妊娠期母婴安全。现就妊娠期女性UIC/UCr比值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尿肌酐作为校正因子去校正体液排泄指标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评估妊娠期女性碘营养状况提供更精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前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联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放化疗虽然已经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但是总体预后仍欠理想。特别是复发之后虽然可以考虑挽救性化疗,但是对于大多数复发患者来说往往难以耐受传统最大耐受剂量方案的化疗。以传统药物为基础的持续低剂量的节律化疗方案由于具备治疗耐受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逐渐被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时大量相关研究及临床试验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为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瑞苏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血清蛋白A(PAPP-A)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变化。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17例,其中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6例统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稳定性心绞痛71例,随机分为瑞苏伐他汀组(6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57例)。分别测量治疗前以及治疗30天和6个月血清中PAPP-A、hs-CRP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比较,ACS患者PAPP-A和hs-CRP明显升高(P<0.05)。瑞苏伐他汀组患者PAPP-A水平在治疗30天及6个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治疗30天PAPP-A水平没有明显变化,6个月时则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hs-CRP水平在治疗30天较治疗前没有明显变化,但治疗6个月时则明显下降(P<0.05)。PAPP-A与hs-CRP的表达没有相关性。结论 PAPP-A和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瑞苏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中PAPP-A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9.
肝移植术后肝门恶性淋巴瘤(附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明生  高伟  吴迪  张全胜  王政禄  郑虹 《肝脏》2007,12(1):13-16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合文献总结LL-PTLD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例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例均因肝移植术后出现发热、黄疸、肝门血管闭塞、胆道梗阻、肝门占位进行二次移植.病例1为T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二次移植术后6个月因肝门淋巴瘤复发死亡;病例2为B细胞性淋巴瘤,供体来源,术后4个月死于肺感染.2例淋巴瘤EBV病毒LMP均为阳性.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门局部淋巴瘤不宜进行二次移植,对那些PTLD高危病例(供体EBV阳性/受体EBV阴性),术后应使用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常规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出现无法解释的肝门部梗阻病例,应高度怀疑LL-PTLD的存在,可考虑针吸活检,尽早确诊并采取适当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90例,以2015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的45例为观察组,接受强化护理健康教育;以2015年3—9月收治的45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用药依从性和视觉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近视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视觉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