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引起新疆乌鲁木齐市2008年成人麻疹暴发流行的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 用Vero/Slam细胞从成人麻疹暴发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麻疹野病毒,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麻疹野病毒分离株扩增核蛋白N基因羧基末端676个核苷酸片段,再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以N基因羧基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进行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11株麻疹野病毒,这些病毒N基因450个核苷酸之间的差异为0~0.2%,均为H1基因型中的H1a基因亚型.11株麻疹野病毒与H1基因型代表株(Chin937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分别为:2.2%~2.4%之间和4.0%~4.6%之间.结论 引起新疆乌鲁木齐市2008年成人麻疹暴发流行的麻疹野病毒为H1a基因亚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运用多个STR多态性位点单体型分析对肝豆状核变性携带者进行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方法。方法对6个肝豆状核变性家系进行D13S296、D13S301和D13S316三个位点连锁分析。结果在6个WD家系中共检出患儿2例,携带者3例,正常个体1例。结果均经出生后或引产后脐带血验证,与产前诊断完全相符。结论联合应用多个遗传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分析,方法简便、灵活、可靠.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髓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REM-1)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CAP患者60例为肺炎组,24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根据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重症CAP标准、CURB-65评分、PSI评分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入院24 h内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TREM-1、CRP、Fbg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肺炎组患者血清sTREM-1、CRP、Fbg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0.21±39.24)ng/L,轻中度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54.48±9.87)ng/L。重度肺炎组血清Fbg、sTREM-1水平与轻中度肺炎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高危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6.06±21.23)ng/L,低危肺炎组为(39.45±8.08)ng/L。中高危肺炎组血清Fbg、sTREM-1水平高于低危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重症肺炎组血清sTREM-1水平为(122.34±24.14)ng/L,高于非重症肺炎组(44.74±9.22)ng/L。重症肺炎组血清Fbg、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研究各生物指标诊断价值,结果显示sTREM-1的诊断效能最强(AUC为0.847),其次为CRP(AUC为0.753)、Fbg(AUC为0.675)及D-二聚体(AUC为0.668)。当血清sTREM-1水平>15.79 ng/L时,诊断肺炎的敏感度为63.30%,特异度为83.30%,准确率为71.40%。结论血清sTREM-1水平在CAP患者中明显升高,对CAP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其水平高低能够反映C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上眼睑松垂的治疗方法,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及美学要求。方法对36例上眼睑松垂患者采用眉上缘切口去皮术、眉下缘切口去皮术、眉上切口联合切开重睑术,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d拆线,10-14d局部肿胀明显消退,3个月自然形态基本恢复。结论本法手术风险低,效果良好,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测定血清ACE浓度。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02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和107例对照组人群ACE基因I/D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CE的浓度。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组DD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ID基因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2),II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特发性肺纤维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而ACE浓度特发性肺纤维化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结论 ACE基因的I/D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相关,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血清ACE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6.
唇腭裂患儿的手术属于整形手术。手术者手术过程需要在口腔操作。经鼻气管插管利于操作,易于固定,术后较易耐受等特点,有利于围手术期气管管理[1]。由于唇腭裂患儿困难气道的预测和处理相对困难[2]。无肌松条件下气管插管使得小儿呼吸可控性强,在小儿麻醉诱导中有独特的优势。七氟醚是应用较广的麻醉诱导剂[3]。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FQ药物联合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3种药物对38株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25923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两种FQ的防突变浓度(MPC),计算FQ单药和联合用药后的MPC50、MPC90、MPC/MIC[选择指数(...  相似文献   
68.
绝经期妇女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在就诊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各种操作和手术当中,会发生很多并发症,因此,提高这一人群的医疗质量,是摆在医生面前的重要任务。在此类人群中实行人性化服务,包括就诊前全面了解患者社会心理需求,进行健康教育的心理疏导,就诊过程中全程陪护,术后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对产科护士疼痛知识的培训,评价其提高产科护士疼痛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对沧州市区4所医院102名产科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通过问卷调查,对培训前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所医院产科护士经过培训后疼痛知识得分高于培训前;培训前产妇对疼痛治疗方式满意率为85.8%,培训后的满意率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2,P〈0.05);培训前产妇对疼痛照顾满意率为29.2%,培训后为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38,P〈0.05)。结论开展疼痛知识的培训,提高了产科护士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为产妇提供及时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了产妇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46例宫颈癌患者、5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CIN组)和50例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SCCA(ng/ml):9.04±2.35 vs 1.91±0.62和0.65±0.14;CYFRA21-1(ng/ml):5.48±1.62 vs 0.92±0.43和0.64±0.25;VEGF(pg/ml):326.42±48.15 vs 125.48±23.60和108.62±18.73,均P<0.01]。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016(1.512~2.915)]、淋巴结转移[HR(95%CI):4.013(2.937~6.016)]、SCC-Ag[HR(95%CI):2.972(2.106~4.618)]、CYFRA21-1[HR(95%CI):1.704(1.335~2.519)]及VEGF[HR(95%CI):2.116(1.685~3.164)]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明显升高,SCC-Ag、CYFRA21-1及VEGF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