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医药卫生   22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5 毫秒
941.
王建军  张一楚 《上海医学》1994,17(11):621-624
高度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术后复发率高,主要原因为迷走神经分支残留。作者采用雕白粉-亚甲蓝还原液(RMB)并探索出最佳染色条件,对14只家兔的迷走神经作活体染色。97条染成深蓝色的组织,经组织切片证实,有95条含神经纤维,其神经含有率达98%。其中22条染前肉眼能辨认,并经组织切片证实的神经全部染成深蓝色,神经染色率达100%,比以往文献报道大为提高。RMB染色效果优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942.
采用单一行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的简化手术方法,建立较为稳定的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对照组、环孢素组及不用药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受体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并于处死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不用药组TNFa的水平较对照组和环孢素组高(P〈0.01,P〈0.05),病理切片检查不用药组的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果表明,在心肺移植  相似文献   
943.
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随访了487例结直肠R_0切除术后患者,平均随访48月(15~132月),女性占56.8%,最初手术时平均年龄为67.6岁。切除时大多数原发肿瘤为2期(43.2%),1期与3期均为25.9%,4期为5%。 73例开始表现为局部复发。5年后累积局部复发率直肠癌为19.5%,结肠癌为11.8%。五年后局部复发率都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其中1期9.9%,2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检测补体对免疫沉淀的抑制作用(IPC),了解补体这一新功能在结核病中的情况,探讨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结核病患者IIPC,同时测定患者血清CIC及补体成分C3、C4水平。结果:CIC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0.098±0.037,患者组中浸润型、纤维空洞型、粟粒型肺结核、肺外结核分别为0.201±0.074、0.199±0.036、0.162±0.077、0.144±0.070,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I-IPC水平在正常对照组为0.43±0.08μg,患者组分别为0.17±0.04μg、0.21±0.07μg、0.23±0.09μg、0.36±0.09μ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患者血清补体成分C3、C4亦有一定改变。结论:①结核病人血清中存在高水平的CIC,其中主要为特异性IC;②患者I-IPC补体新功能明显降低;③补体成分减少与IPC的功能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45.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激活基因2的克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蛋白反式激活靶基因2(NS5A-TP2)的基因作克隆化研究。方法:依据我室构建的HCV NS5A反式激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结果,利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新基因NS5-ATP2的编码序列,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其进行克隆化研究。结果:NS5A-TP2基因编码区为615核苷酸(nt),编码产物为204氨基酸残基(aa)。经核苷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和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数据库(SwissProt)同源序列的搜寻,与已知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之间没有显著同源性,说明我们克隆的NS5A-TP2基因属于未知功能新基因。结论:发现了HCV NS5A反式激活作用的新的靶基因,这一发现,为研究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6.
采用单一行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的简化手术方法,建立较为稳定的大鼠异位心肺移植模型。分对照组、环孢素组及不用药组,分别手术后3、5、7天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受体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于处死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不用药组TNFα的水平较对照组和环孢素组高(P<0.01,P<0.05),病理切片检查不用药组的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果表明,在心肺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受体血清中TNFα的水平升高,这可作为诊断心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47.
为评价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对判断神经胶质瘤分级及预后的价值,我们计数了48例神经胶质瘤的AgNOR,并将肿瘤的大小与AgNOR的数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发现:Ⅰ,Ⅱ级和Ⅲ~Ⅳ级组的AgNOR平均数目分别为2.27±0.73,3.93±2.00及5.42±1.52,且I级,Ⅱ级组均为Ⅲ~Ⅳ级组有显差别(P〈0.01),3组肿瘤的最大直径分别为4.1,5.06.6.1cm,所有肿瘤的最大  相似文献   
948.
病历摘要 杨某,男性60岁,工人。因腹胀、腹痛4个月;气捉,面色潮红2周而入院。近4月来,患者常感上腹不适、腹胀、隐痛,曾拟诊“胆囊炎”。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有缓解。近两周来又感胸闷、气捉、咳嗽,心悸、气喘,伴面色潮红。纳差、食后腹胀如重。院外就诊查有肝脾肿大,腹部移动性蚀音阳性。实验室检查GPT正常,AFP及HBsAg均阴性,A/G=1.0/1.2,B型超声检查示肝硬化及腹水。收住入院。患者17岁时曾患“急性黄疸型肝  相似文献   
949.
目的:掌握近5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趋势。方法:对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3个流行区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皖南山区是主要流行区和高发地区,疫区稳定,发病的季节性非常明显,9~10月是流行的高峰时段,与全省钩体病发病的季节性完全一致,该地区钩体病发病数可左右全省疫情;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钩体病流行的季节性不明显,全年都有病例发生。在1497例钩体病例中,男与女之比为1.8∶1,10~49岁年龄组占87.78%,农民占79.76%。人群发病构成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接触钩体病疫水的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和频率高低所致,并提出了针对性预防措施。结论:本省钩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为皖南山区。  相似文献   
950.
1998年水灾后受灾地区甲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水灾后甲型肝炎(甲肝)的流行动态,在湖北和内蒙古等7个受灾省(自治区,下同)中,于1999年1~4月采集1~25岁正常人群血清14322人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甲肝抗-HAVIgG,部分抗-HAVIgG阳性血清过一步检查抗-HAVIgM。结果表明,灾区人群甲肝抗体平均阳性率(51.27%)明显高于非灾区(42.21%),首次证明甲肝流行与受灾有联系.甲肝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湖北(72.7%)和江西(88.4%)两省外。其亡省的灾区和非灾区1~25岁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均<50%,属甲肝抗体低屏障区.在松花江流域甲肝抗体水平明显低于1992年的调查结果.首次用检测抗-HAVIgM的方法,在正常人群中证明有散在的甲肝亚临床病例存在(1.1%),7个省无一例外,是隐蔽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