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马兰总三萜的工艺。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作为效果评定指标,筛选出对马兰中总三萜纯化效果最好的大孔树脂,并对上样量、上样液浓度、洗脱速率、洗脱乙醇浓度及用量参数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HPD-500的吸附量为0.495 5 mg/mL,解吸率为30.47%,效果最佳;最佳上样液浓度:0.02 g/mL;流速:2 mL/min;洗脱剂:70%乙醇;洗脱体积:2倍柱体积。纯化后马兰三萜含量可达到17.81%。结论 HPD-500大孔树脂在所得工艺条件下可以对马兰中总三萜进行较好的纯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方法比较无硫和低硫白芷药材中5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差异,并验证方法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 以欧前胡素为内参物,建立相对校正因子。计算4种香豆素成分含量,同时与外标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实验条件下RSD均在3.0%以内,且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无硫和低硫白芷药材中5种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方法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对5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率.结果 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穗腐菌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0.6 mg/mL丁香脂素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36.72%,0.75mg/mL (3S)-7-O-methylvestitol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40.26%,0.1 mg/mL白桦脂酸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高达84.52%.结论 从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具有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香茯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香茯颗粒中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茯颗粒石榴皮中没食子酸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2%磷酸溶液(4∶96)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定性检出茯苓、山楂、广藿香、木香,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没食子酸浓度在5.349~213.96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0.8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俞娟  刘劲松  王刚  王诤  蔡百祥  王国凯 《中成药》2015,37(1):222-225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和优化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的设计,对马兰多糖的提取工艺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优化提取工艺是料液比为25∶1,提取时间为1.55 h,提取次数为4次。在该优化条件下,马兰多糖的实际平均提取率为8.17%。结论该优化工艺稳定可靠,实验值与建立的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玄参种子检验规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玄参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 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通过对玄参种子真实性、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含水量的研究,确定可控指标的标准检验方法.结果 种子千粒重测定用五百粒法;含水量测定用低恒温烘干法烘干3 h;发芽率测定用纸床,20℃/30℃变温;生活力测定用BTB法,浸种时间1 h,...  相似文献   
17.
南苜蓿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南苜蓿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反复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南苜蓿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出14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3)、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4)、木犀草素(5)、异芒柄花素(6)、异甘草素(7)、刺囊酸-3-O-[O-α-L-鼠李糖-(1→2)-α-L-阿拉伯糖苷](8)、香豆雌酚(9)、腺嘌呤(10)、黄嘌呤(11)、正三十九烷醇(12)、胡萝卜苷(13)、β-谷甾醇(14)。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得,其中化合物3、4、6、8、10、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花前胡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白花前胡中共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是异紫花前胡内酯(Nodakenetin)、噢洛内酯(Oroselol)、紫花前胡素D、Pd-C-Ⅱ、Marmesin-11-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花前胡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向天果中石油醚浸提物的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冷浸法提取向天果的脂肪酸类成分,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在wiley7n.L质谱数据库中鉴定质谱图。结果经鉴定出16种成分,占总成分的99.70%。结论向天果中脂肪酸的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二烯酸、8-十八碳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十八烷酸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不同生长时期凤丹根皮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共得到内生真菌45株,分属于9属13种,其中枯萎期4属4种,分别为Fusarium Keratoplasticum、Myrotheeium prestonii、Septoriella phragmitis、Cosmospora cymosa,相对分离频率为40%。花期6属9种,分别为Fusarium acutatum、Fusarium circinatum、Fusarium fujikuroi、Alternaria alternata、Alternaria arborescens、Climacocystis montana、Pyrenochaeta lycopersici、Penicillium crustosum、Rhexocercosporidium panacis,相对分离频率为60%。结论 凤丹根皮中内生真菌组成丰富,且在不同生长时期其种类组成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