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医药卫生   21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哲 《家庭医生》2014,(12):27-27
全脂奶、脱脂奶与低脂奶之间,并不存在哪一个更好的问题,应该喝哪一种牛奶,要“看人”。 牛奶是人类获得营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但因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对心脏健康影响较大,便有了脱脂奶和低脂奶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疗法对脊髓损伤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5例脊髓损伤后存在排尿障碍的病人,综合采用中医普通针刺、通电针刺、艾灸等方法,配合西医膀胱功能训练、心理疏导等措施,观察治疗前后膀胱残尿量、排尿次数及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残尿量及24 h排尿次数明显减少,心理状态明显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脊髓损伤后排尿障碍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能使受损的具有传导排尿反射冲动功能的中枢神经及其神经通路得到修复,从而增强逼尿肌排尿反射活动及其兴奋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吸宫术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CS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局。结果 24例患者均进行口服米非司酮片联合吸宫术,23例成功。1例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成功止血;孕囊在4.1cm×1.6cm以下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孕囊在4.1cm×1.6cm以上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天数60d以内患者出血量显著少于停经天数超过60d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囊小、孕期短、血HCG值较低的患者可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吸宫术及时终止妊娠,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一种经济、简单,效果较好的治疗方式,但是考虑到大出血的可能,术前应做好应急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准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 ARF 患者,临床根据病因不同,将 ARF 分为肾前性、肾性及肾后性三组,其中肾前性组51例,肾性组27例(其中不包括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 ARF,后文亦同),肾后性组8例。肾前性组及肾性组 ARF 患者积极给予对症治疗,病情未缓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肾后性组患者在解除梗阻后,病情未缓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超声检查,观测其平均肾脏长度、平均肾脏体积及肾脏血流灌注情况,测量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结果: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及肾后性组其 Scr 及 BUN 分别比较,P ﹤0.05;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及肾后性组分别比较,其平均肾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性组与肾前性组平均肾脏体积比较,P ﹤0.05;而肾性组与肾后性组比较,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肾前性及肾性ARF 超声表现为肾脏体积增大,实质增厚,回声增强,肾锥体肿胀,回声增强。肾后性 ARF 超声表现为:双肾增大伴中、重度积水,肾实质变薄,肾锥体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论:不同病因的 ARF 其超声影像有其相应的特征性变化,早期识别有助于临床的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真实腹主动脉瘤(AAA)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栓指数,探索AAA破裂的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2例破裂AAA(破裂组)和26例未破裂AAA(未破裂组)患者,获取患者CTA图像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得到AAA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栓指数,并分析两组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特征。结果 破裂组动脉瘤破裂区域、血流最大冲击区域壁面剪切力分别为(0.031±0.017) Pa、(0.630±0.215) Pa,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未破裂组动脉瘤血流最大冲击区域壁面剪切力为(1.345±0.253) Pa,与破裂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破裂组腔内血栓指数在瘤体最大直径平面为平均0.551±0.188,在破裂平面为平均0.630±0.19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2);未破裂组腔内血栓指数在瘤体最大直径平面为平均0.525±0.188,与破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结论 血流动力学参数结合腔内血栓指数对预测AAA破裂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糖尿病鼠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ADSC,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5代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90、CD105进行表型鉴定。将ADSC分为:①正常ADSC对照组;②正常ADSC+普罗布考组;③糖尿病ADSC对照组;④糖尿病ADSC+普罗布考组;⑤正常ADSC+高糖(30mmol/L)组;⑥正常ADSC+高糖+普罗布考组。应用WS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应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应用二氯醋酸荧光素探针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含量。结果ADSC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与正常ADSC对照组相比,糖尿病ADSC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下降,VEGF、HGF、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糖尿病ADSC对照组相比,糖尿病ADSC+普罗布考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增加,VEGF、HGF、IGF-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上升。结论糖尿病能损伤ADSC的生物学特性。普罗布考对糖尿病鼠ADSC增殖、迁移和分泌能力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刘欢  于洋  王哲  祝率  付蔷  胡腾龙 《口腔医学》2021,41(9):788-792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试验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记录牙周指标、凝血指标。ELISA测定外周血中NETs标志物cf-DNA和MPO-DNA的含量,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来源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NETs的能力。分析NETs标志物与凝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牙周炎组的牙周指标、NETs标志物、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Ts在重度牙周炎患者高凝状态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我们观察了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He-Ne激光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肱动脉流量变化,并与未进行激光治疗的同病患者进行比较,试图探讨后者改善脑梗死患者运动及血管内皮功能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发病机理。方法2004年3月-2004年12月对8例行后路减压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岁)进行术中取材,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并进行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等方面研究;同时对7例急性外伤性下胸椎压缩骨折行胸椎后路减压术的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28岁)进行术中取材,体外培养青壮年患者的下胸椎黄韧带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结果体外成功地培养出黄韧带细胞15株,其中骨化患者黄韧带细胞8株(OLF1~OLF8),正常黄韧带细胞7株(NLF1~NLF7),黄韧带细胞可以在体外增殖和传代,通常正常黄韧带生长较慢,而骨化患者的黄韧带细胞则生长较快,并且可形成典型的钙结节样结构;80%以上的细胞呈碱性磷酸酶(ALP)强阳性反应;细胞内的ALP活性及其合成的骨钙素(BGP)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胞浆有BMP-2与TGF—betal的阳性表达,表明体外培养的下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非骨化区域的黄韧带细胞呈现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而正常黄韧带细胞主要为成纤维细胞表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的非骨化区域中存在大量具备典型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细胞,可能被骨形成蛋白等骨生长因子所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