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骨架片.方法: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制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并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以药物与20%HPMC K4M及乳糖适量混合,用10%PVP乙醇液为黏合剂,湿法制粒压片为最佳工艺.结论:本品制备工艺简便,药物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Q=28.892 7t1/2 1.170 4,r=0.995),T50=2.87 h,Td=4.65 h,能维持药物12 h内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72.
随着中药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除中医药院校外,许多药学院、综合性大学、农林院校也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  相似文献   
73.
冰片在不同溶剂载体中透皮速率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比较了冰片在50%丙二醇,5%亚油酸和5%氮酮的单相及多相溶剂载体中24h透过离体鼠皮的动力学特性。结果不同促渗剂的加入对冰片的透皮速率,比较20%乙醇载体分别提高3.89~6倍,比较生理盐水提高了55倍,以亚油酸单相及亚油酸与丙二醇的混合相载体中冰片穿透力最佳,显示出两种促渗剂促进冰片透皮速率的协同增强作用强而持久;丙二醇和氮酮对冰片的促渗强度相似;冰片在丙二醇中经皮促渗特征表现在最初0.5~2  相似文献   
74.
中药软膏剂药剂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 2 0年来中药软膏药剂学研究概况 ,主要包括药物处理、软膏基质、质量控制、稳定性试验及临床运用等 ,探讨中药软膏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5.
微透析法进行盐酸青藤碱肌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微透析法进行盐酸青藤碱肌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方法 :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的右心室,实时、活体采集肌注盐酸青藤碱后的透析液样品,HPLC检测样品浓度,微透析样品浓度经校正后进行房室和非房室模型拟合。 结果 :盐酸青藤碱肌注后Cmax为3.127 mg·L-1,Tmax为101 min,MRT为191 min,结果表盐酸青藤碱肌注后血药浓度呈一级速率、一室模型。 结论 :微透析法能较好的反映盐酸青藤碱肌注给药的药动学特征,微透析采样手段可作为药动学研究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76.
麝香酮在不同复合促进剂的载体中透皮转运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实验比较不同促进剂的溶液载体改变麝香酮 (muscone)透皮转运的促进增强作用。方法 :将muscone分别溶于5组不同溶剂载体 :① 50%丙二醇 (PG) 乙醇 (EtOH) ;② 50 %PGEtOH 0.5%亚油酸 (LA) ;③50 %PG EtOH 5%氮酮 (azone) ;④ 50 %PG EtOH 0.5 %月桂酸 (DA) ;⑤ 50 %PG 生理盐水。采用VC扩散池 ,进行2 4h的小鼠离体皮肤膜渗透实验 ,用GC法测定muscone膜渗透的累积量 ,根据量时曲线和渗透系数 ,表达出mus cone经皮促渗特征。结果 :① ,②组muscone渗透速率比⑤组分别提高 67倍和95倍之多 ;含azone和DA组分的载体使muscone经皮渗透时滞显著延长 ,24h内的促渗穿透作用低于①和②组 ;结论 :50 %PG EtOH体系是muscone经皮渗透的良好载体 ,LA对muscone有显著促渗作用 ;载体的化学性质与muscone的渗透特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建立温通膏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皮肤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以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回 收率为指标,采用增量法考察不同灌流液流速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探针体外回收率的影响,确定补骨脂 素、异补骨脂素灌流液的流速和取样间隔;利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观察灌流液流速、浓度对探针体外回收率和损 失率的影响,研究反透析法是否可应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的计算;将探针植入大鼠皮下,通过减量法考察探针 在12 h 内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探针体外回收率随着灌流液流速的增加,呈现 下降的趋势,结合实际操作的时间和采样体积,选择灌流液流速为1 μL·min-1,每次采样间隔为20 min;灌流 液流速保持一定时,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下探针体外回收率变化不大,且探针体外回收率与损失 率近似相等,表明反透析法可以应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的计算;探针植入皮下在12 h 内回收率保持相对稳 定。结论所建立的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皮肤微透析方法可用于温通膏给药后大鼠皮肤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μg·mL-1)、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20μg·mL-1)、毛蕊异黄酮中剂量组(10μg·mL-1)、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5μg·mL-1)。氧糖剥夺3 h后,各给药组换成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复氧6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含量;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BV2细胞极化;WesternBlot法检测BV2细胞的iNOS、CD20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NO、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中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考察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 方法 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CI)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不同栓塞时间后,对再灌注过程中脑血流的影响,并对再灌注过程中的低灌注状态、无复流现象、血流流速及管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2 h的栓塞后,大鼠脑部血流量趋向低灌注状态,约为栓塞前血流基值的(35±10)%;栓塞时间越长,无复流现象越多;在再灌注期间,缺血2 h组的血流比0.5 h组的低灌注水平低10%。 结论 长时间的脑缺血期再灌注过程可能是造成脑损伤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LSCI可应用于脑部血流实时监测,操作简便,成像灵敏、稳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0.
王利胜  郭琦  韩坚  张英丰  陈秀娟 《中草药》2009,40(6):935-938
目的 研究川芎嗪在小鼠体内血、脑、肝中的药动学,比较川芎嗪微乳和水溶液在小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川芎嗪微乳与其水溶液分别尾iv给药,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脑、肝中的川芎嗪质量浓度,用药动学软件对药时曲线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微乳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 max 4.79μg/mL、AUC 115.70 min·μg/mL、MRT 20.88 min;脑tmax 5.00 min、C max 7.81 μg/mL 、AUC 259.51 min·μg/mL、MRT 23.09 min;肝 tmax 5.00 min、Cmax 10.66μg/mL、AUC 305.81 min·μg/mL、MRT 21.88 min.水溶液组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血浆:tmax 2.50 min、Cmax 4.42μg/mL,、AUC 72.74 min·μg/mL、MRT 12.54 min;脑tmax 5.00min、Cmax 4.14μg/mL、AUC 130.19 min·μg/mL、MRT 25.90 min;肝tmax 2.50 min、Cmax 6.33 μg/mL、AUC182.51 min·μ/mL,MRT 23.03 min.结论 微乳改变川芎嗪在小鼠血浆,脑、肝中药动学行为,提高了川芎嗪在脑、血、肝.特别是脑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