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条件。【方法】将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不同的密度接种至96孔板,正常对照组细胞始终在正常气体条件下培养,模型组先采用缺氧小室对细胞进行缺氧处理8 h,然后给予不同时间的复氧处理。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种密度9000、5000、3000个/孔的HT22细胞在复氧6 h时均明显损伤,细胞存活率降低,上清液中LDH活力及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22细胞OGD/R模型的最佳造模条件是缺氧8 h复氧6 h。  相似文献   
52.
[目的]建立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经皮给药微透析采样的体外回收率研究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浓度,利用增量法、减量法计算体外回收率,并考察流速、浓度、温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在同一浓度下,体外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少,采用1μL/min流速灌流,30 min取样时间间隔的参数适于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微透析研究;在同一流速下,浓度的变化对体外回收率的影响不大;体外回收率随温度的上升明显增加.[结论]确定了影响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因素,建立了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经皮给药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3.
HPLC测定糖尿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糖尿康胶囊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Inertsil ODS-3 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三乙胺(65:35: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流速0.8ml/min,柱温室温。结果在0.2108μg-1.8972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28%(n=5),RSD=3.0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糖尿康胶囊的辅料及成型工艺,为大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考察浸膏粉的物理性状;以休止角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不同辅料对浸膏粉流动性和吸湿性的影响。结果以加入浸膏量各5%的淀粉和微晶纤维素制成颗粒,在RH62%以下,填充于0号胶囊为宜。结论该成型工艺合理可行,三批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55.
HPLC法测定水芹中槲皮素和异鼠李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胜  朱盛华  许晓峰 《中草药》2004,35(9):1061-1062
水芹为伞形科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功能,常用于治疗黄疸、水肿、痄腮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显著的抗肝炎作用,对乙肝病毒(HBV)感染性肝炎有明显的保肝降酶、利胆退黄和抗乙肝病毒作用,尚有抗心律失常、抗过敏等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毒乃清颗粒对模型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采用改良法对大鼠进行5/6肾切除以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肾病(DN)肾功能不全模型,设立健 康组、假手术组、病理组、尿毒清组、毒乃清治疗组进行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肾脏TGF- β1表达情况(计算机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病理组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组及假手术组,而毒 乃清治疗组TGF-β1在肾脏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病理组与尿毒清组,其染色面积与积分光密度均较病理组小 (P<0.01),与尿毒清组比较均更低(P<0.05)。结论 TGF-β1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毒乃清颗粒能够降低TGF- β1在DN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可能是毒乃清治疗DN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结合系统药理学研究温性经筋通贴膏治疗类风湿 性关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LC-MS/MS 技术结合文献检索获取温性经筋通贴膏活性成分 信息,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平台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DrugBank 和OMIM 数据库检索与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疾病靶点并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通过Cytoscape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 有效靶点”网络;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 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应用Metascape 数据库进行GO 功能及 KEGG 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软件进行关键成分与有效靶点的分子对接研究。结果 通过应用LC-MS/MS 技术从温性经筋通贴膏中共鉴别出142 个活性成分,经检索相关文献补充活性成分至174 个,与类风湿性关节 炎交集靶点175 个;预测温性经筋通贴膏可能通过小檗碱、新补骨脂异黄酮、盐酸巴马汀等主要成分,作用于 TNF、IL6、AKT1 等关键靶点,调控PI3K/Akt1、JAK/STAT、MAPK 等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与抗炎镇痛作用; 在1 152 组分子对接验证中,结合能小于-5.0 kcal·mol-1 的占94%、小于-7.0 kcal·mol-1 的占51%,表明所筛选 的潜在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结论 该研究预测了温性经筋通贴膏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的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启发其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并评价其性能。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以包封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与处方,并评价纳米囊的粒径形态。结果以乙酸乙酯-水(1∶2)、0.5 mL司盘-80、丹参酮ⅡA-壳聚糖(1∶5)、乙醇0.4 mL为最佳处方,在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300 r/min条件下乳化,然后超声30 s,即得纳米囊。所得纳米囊外观圆整,平均粒径(172±10)nm,包封率高达73.2%。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适用于制备丹参酮ⅡA纳米囊,且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59.
陈道阳  陈晓丹  王利胜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14-115,149
目的建立川芎嗪长循环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G50微型柱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葡聚糖凝胶-G50可使川芎嗪长循环脂质体和游离药物完全分离;HPLC条件下,川芎嗪与辅料和溶剂峰分离良好,川芎嗪浓度在1.09~43.60[z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准确、稳定,为评价和控制川芎嗪长循环脂质体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缩泉片中益智仁和乌药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倍数、蒸馏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的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的收率和含油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药材浸泡12h(过夜)后加12倍量水、蒸馏5h;最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按1:8投料、包合时间1h、包合温度40℃。结论用β-环糊精对制剂中的挥发油进行包合,提高了挥发油的利用率和制剂的稳定性,且便于制剂制备和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