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医药卫生   445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 寻找一种敏感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临床诊断方法,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方法 搜集110例经实验室与临床诊断确诊的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行PPD试验的患者104例.结果 66例结核患者中56例T-SPOT.TB检测阳性,敏感度为84.85%;66例中61例作PPD试验,42例为阳性结果,敏感度为68.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P<0.05);44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中39例T-SPOT.TB检测阴性,特异度为88.64%;44例中43例作PPD试验,31例阴性,特异度为72.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P<0.05).T-SPOT.TB检测在敏感度、特异度上均显著优于临床常用的PPD.T-SPOT.TB阳性预测值91.80%(56/61). PPD试验阳性预测值76.36%(42/55).结论 T-SPOT.TB试剂盒在检测结核病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568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半自动细菌鉴定仪ATB Expression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10年标准进行判读。结果 568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和痰液标本,分别占34.0%和28.9%;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在8.9%~56.8%,对庆大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在60.9%~84.3%。结论大肠埃希菌是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临床上应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米诺环素和阿米卡星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和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干预治疗组,每组45例.计算两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ADMA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脂联素和ADM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脂联素和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ADMA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治疗组治疗后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常规治疗组,ADMA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2±0.15)mg/L比(4.51±0.13)mg/L,(0.96±0.13)μmol/L比(1.08±0.15)μ mol/L] (P< 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59,P值均<0.05.患者治疗前ADMA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71,P值均<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地升高急性脑卒中患者脂联素水平和降低ADM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生后24~48 h对其血液胃动素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其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量,并分析其与血液胃动素及一氧化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在生后24~48 h,其血液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而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较正常新生儿存在显著的增高。粪便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并且其菌落数量与血液胃动素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呈现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造成了血液胃动素水平的降低和一氧化氮水平的上调,进而显著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定植。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延迟增强MRI对基质诱导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的临床评估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行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患者45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软骨损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MRI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CR值(0.92±0.08)较术前(1.33±0.15)明显降低,且随着患者病情分级的不断升高,其CR也随之增高(P<0.05);各部位的MRI增强扫描结果明显优于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基质诱导自体膝关节软骨移植术患者进行MRI增强扫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的膝关节软骨检查图像,同时通过对手术前后软骨强化率进行分析,有助于对手术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96.
J波与J波综合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J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新近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等心电图中,均存在J波形态、时限和幅度的显著改变,上述与J波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本文详尽阐述了J波的细胞电生理和离子流机制,分析了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下壁导联高大J波相关的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7.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对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2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文献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入选12篇研究,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与西医治疗组相比,中医药联合西医治疗可以维持高水平的24小时尿量[WMD=210.63,95%CI(102.48,318.79),P=0.0001],提高RRF[WMD=0.98,95%CI(0.29,1.66),P=0.005],提高血红蛋白水平[WMD=6.44,95%CI(2.86,10.02),P=0.0004]。但是未能改善腹透患者的Kt/V[WMD=0.07,95%CI(-0.01,0.15),P=0.11]、血肌酐水平[WMD=-26.23,95%CI(-65.12,12.65),P=0.19]。结论:中医药可以保护腹膜透析患者残肾功能,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机器人术后腹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机器人手术的膀胱癌病人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大便,比较两组术后腹泻病人肛周皮肤浸渍程度。[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机器人术后腹泻病人中的应用能有效地降低病人肛周皮肤发生浸渍的概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公众对政府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向全国12320管理中心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用户发送调查问卷500份和3 5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166份。结果67.2%的人对过去1个月政府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措施表示满意,79.8%认为政府公布疫情发展情况及时,93.4%对12320官方微博发布防控知识表示满意,81.1%认为政府有能力完全控制疫情发展;44.5%在疫情发生后改变了卫生和健康习惯;调查对象年龄越大,对政府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措施越满意,认为政府公布信息及时的比例越高;是否在疫情发生地、是否担心感染和是否认为政府有能力控制疫情是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担心感染者高于不太担心和不担心者,疫情发生地者高于非疫情发生地者,对政府控制疫情发展有信心者高于没有信心者。结论政府在疫情发生后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发布和宣传是有效的,大多数调查对象对12320官方微博发布的防控知识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探讨止血带对切口感染的影响,以及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切口感染的作用,为临床中合理使用止血带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10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小鼠,A组:止血带+切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B组:缺血预处理+切口MRSA感染;C组:切口MRSA感染;D组:空白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生存率、体温、血常规及股骨内侧切口周围软组织变化。结果观察期内A组小鼠生存率为68%,B、C、D组小鼠生存率均为100%。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组小鼠生存率低于B、C、D组小鼠(P0.05)。A、B、C组小鼠各个时间点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小鼠体温曲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基础体温外,其余时间点4组小鼠体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3天、第7天4组小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天4组小鼠血常规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但A组小鼠血常规各指标均相对于B、C、D组仍偏高。A组小鼠切片上皮组织均未愈合,周围组织炎症反应最重;B组小鼠切片中,10只上皮组织愈合,部分切片可见炎症反应;C组小鼠中,4只上皮组织愈合,大部分切片可见炎症反应。结论小鼠下肢应用止血带可加重切口感染程度,延缓切口愈合,延长机体恢复正常的时间,甚至导致死亡。制造切口模型前进行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切口感染程度,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