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320排CT全肿瘤灌注测量值与MVD的关系,分析肝细胞肝癌不同病理分级与MV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56例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的肝细胞肝癌患者,采用全肿瘤测量法计算瘤体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根据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行病理分级.不同分级肝细胞肝癌各灌注参数值相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分析方法 对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肝癌的各灌注参数值、肿瘤微血管密度以及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高分化肝癌15例,中分化肝癌29例,低分化肝癌12例.MVD值分别为48.61个/mm2、64.37个/mm2、86.31个/mm2.不同病理分级的肝细胞肝癌全肿瘤灌注测量值存在差异,低分化肝癌的HAP和HAPI最高,PVP最低,高分化肝癌的HAP和HAPI最低,PVP最高,中分化肝癌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病理分级肝细胞肝癌与肿瘤的MVD值呈正相关关系.高MVD计数组肝细胞肝癌的HAP、HAPI均高于低MVD计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MVD计数组肝细胞肝癌的PVP小于低MVD计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肿瘤灌注测量值能够定量反映不同病理分级肝细胞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及肿瘤血管状况,可作为活体无创性评估肿瘤病理分级及肿瘤血管生成的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MVD与肝细胞肝癌的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在全肿瘤灌注测量值的变化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维药唇香草中胡薄荷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ODS C18(4.6 mm×250mm,5μm)柱,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52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胡薄荷酮在0.015 7~0.219 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96.17%,RSD=1.8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测定唇香草中胡薄荷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产地的10批苜蓿子的性状以及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苜蓿子中胡芦巴碱及盐酸水苏碱进行了薄层色谱(TLC)鉴别;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对其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检测;并建立苜蓿子中胡芦巴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根据结果暂定药材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超过5%,10%,6%,2%;胡芦巴碱质量分数不低于0.795 6 mg·g-1。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作为制定苜蓿子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虫等。2016年发布的脓毒症3.0版本的最新诊断标准为由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器官功能障碍用SOFA评分≥2分来判断~([1])。脓毒症的患病率为288/10万人/年,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球每年大约有530万例患者死于脓毒症或重度脓毒症~([2])。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是临床筛查和诊断COVID-19的首选方式之一,正确认识COVID-19的CT表现对于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依据70例经病原学检查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胸部薄层HRCT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COVID-19早期的HRCT表现为双肺胸膜下斑片状磨玻璃影;随着病变进展,病灶增多伴实变,可出现支气管充气征、"铺路石征""晕征"和"反晕征";重症患者双肺呈弥漫性实变影;恢复期患者的肺部病灶吸收并有纤维灶形成;较少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和大量胸腔积液。HRCT检查结果与病原学检查结果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现象,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影像学征象和病原学检查能够更为精准地诊断COVID-19。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分析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影像科检查的196例基底动脉瘤患者,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男101例, 女95例, 年龄(61.75±8.26)岁, 年龄范围为40~79岁。所有患者均通过CTA检测,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载瘤动脉直径(Dv)、流入角(θF)、流出角(θP)、破裂动脉瘤大小、瘤体深度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瘤体深度与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面积比]与基底动脉瘤破裂的关系。结果 196例患者瘤体破裂127例, 未破裂瘤体69例。破裂与未破裂动脉瘤位置以及瘤颈、Dv、θF、θ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动脉瘤大小[(5.52±1.01)mm]、AR(1.90±0.58)、SR(2.26±0.65)、面积比(1.40±0.41)均大于未破裂动脉瘤[(4.17±1.14)mm、(1.28±0.37)、(1.51±0.39)、(1.22±0.3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EA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rTMS假刺激4周,治疗组采用rTMS刺激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后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谷氨酸(ASP)及门冬氨酸(GLU)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EG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EEG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SEP均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SSEP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LU、A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GLU、AS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TMS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活动和昏迷状态,降低脑脊液EAA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根据手术治疗时机,将4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28例)和后期手术组(16例),把第1、2次住院即行肠粘连松解术的肠梗阻患者作为早期手术组,将第3次住院或之后才行肠粘连松解术者作为后期手术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与后期手术组相比,早期手术组的术后住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黄片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l ODS2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大黄素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24~0.12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2.00%(n=6);大黄酚峰面积与进样量在0.058~0.29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为1.6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可用于三黄片中大黄素与大黄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张兰英  王东东 《实用医技》2008,15(2):188-189
目的:探讨血脂、转氨酶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血脂(TG、TC)采用酶法,转氨酶(ALT)采用速率法。深圳迈瑞医疗公司的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用美国产的飞利浦M2410B型多普勒彩超专人检查肝脏,超声诊断脂肪肝标准参照《超声医学》脂肪肝诊断标准。结果:高脂血症者的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者的患病率(χ2=-93.88,P〈0.01);单纯高TG者的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中TG增高率(χ2=48.43,P〈0.01);单纯高TC者的脂肪肝患病率与非脂肪肝中TC增高率二者没有差别(χ2=0.65,P〉0.05);单纯高TG者的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单纯高TC者的脂肪肝患病率(χ2=18.46,P〈0.01);脂肪肝ALT升高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ALT升高率(产251.45,P〈0.01);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19.23,P〈0.01);不同年龄组脂肪肝患病率不同,40岁~4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结论:高脂血症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三酰甘油的升高;中青年特别是男同志应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及时治疗阻止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