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81,自引:4,他引:8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加桃核承气汤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采用链脲佐菌素和高热量饲料的方法模拟NIDDM大鼠模型,研究加味桃核承气汤对NIDDM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介体释放,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加味桃核承气汤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胰岛素、摄食量和饮水量(P〈0.05 ̄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性(P〈0.05),增加肝细胞膜释放的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胰岛素介体量(P〈0.05),提高基础的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92.
泻热逐瘀法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依据与作用探讨熊曼琪,朱章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407)关键词泻热逐瘀法,临床应用,Ⅱ型糖尿病《伤寒论》中的桃核承气汤为泻热逐瘀的代表方,近年来几乎在临床各科都得到运用,并获得良好疗效。针对“瘀热互结在里”...  相似文献   
93.
试论喻嘉言对《伤寒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喻嘉言对《伤寒论》的研究熊曼琪(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7)关键词喻昌《尚论张仲景伤寒论》理论研究喻昌,字嘉言,明末清初(约公元1585~1664年),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西山朱坊村人,因新建曾名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其著书传于世者,有《尚论张仲...  相似文献   
94.
本文探讨了8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衰老规律和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表明:NIDDM患者机体衰老进程加快,有微血管病变者衰老总积分升高更显著,提示气阴两虚(阳虚)、瘀疾阻滞是NIDDM衰老的基本病机;NIDDM患者心血管功能障碍明显,表现为心率加快,心脏指数明显减低,心肌耗氧量和总外周阻力显著增加,提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NIDDM患者左心舒缩功能、大小血管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气阴两虚(阳虚)、瘀痰阻滞与心血管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
《伤寒论》研究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当代学者估计《伤寒论》研究论文在 90 0 0篇左右。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逐页翻阅 72种中医药杂志 ,统计出 195 0 - 1999年所刊《伤寒论》论文数为 16 0 75篇。其中平均每期篇数 (单位 :篇 )如下 :《四川中医》  (14 81、7 7) 《国医论坛》(86 7、11 1) 《浙江中医杂志》  (6 5 4、1 9) 《河南中医》(6 37、5 6 ) 《江西中医药》  (6 0 7、2 9) 《新中医》(6 0 7、2 0 ) 《陕西中医》  (5 99、2 8) 《中医杂志》(490、1 1) 《中医函授通讯》  (42 8、3 9) 《江…  相似文献   
96.
学校将伤寒论课程回归临床,并开设伤寒论综合专科病房已10年。10年来,在学校各级领导关怀下,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路子。一、经典著作必须结合临床《伤寒论》历盛1700多年而不衰,究其主因,是它创立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留下了大量疗效卓著方剂,一直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被奉为“方书之祖”、“治病之宗本”。近30多年来,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一直被列为基础课。由于任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实践,缺乏诊疗经验,讲授时理论脱离临床实际。因此,中医古典医著的教学无法走出咬文嚼字、以经释经的死胡同和摆脱教师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学完…  相似文献   
97.
从消渴病的源流、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消渴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到现代医学对消渴病的研究:从发病规律到治疗研究,对消渴病的防治途径作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并着重在消渴丸的作用机理方面,中医理论到西医研究,都作出了详尽地分析与探讨,认为消渴丸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原因在於其具有标本兼治、优势互补、使用方便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98.
黄皮叶、小叶山绿豆、广木香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天然药物中筛选降血糖药物,本文初步观察了黄皮叶、小叶山绿豆和广木香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小叶山绿豆和广木香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黄皮叶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但作用不及优降糖。本实验结果提示,黄皮叶作为天然降血糖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的降糖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这些研究初步揭示了中药的降糖作用是多途径、多因素的,既有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内源性胰岛素,又有胰外作用,还有的影响糖代谢的某一环节,因此中药降糖机理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对其远期疗效的观察和胰岛素与靶组织结合水平,即受体和受体后-细胞内代谢过程缺陷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故进一步研究的任务还很艰巨。中药降糖机理的研究对开发新一代既能治疗糖尿病,又能防治并发症的高效低毒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