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文章计算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成本-效益.2007年我国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总成本为10.70亿元,总效益为73.83亿元,净效益约为63亿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效益成本比为1:6.90.对全社会而言,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着巨大的成本效益,应积极完善该项工作的支付机制,扩大覆盖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ystem of health account 2011,SHA)分析北京市经常性卫生费用治疗服务的受益人群分布。方法:依据"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框架核算2015年北京市受益人群费用分布。结果:(1)2015年,北京市治疗费用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费用占总疾病费用的比重高达70.30%。(2)治疗费用最高的五类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肿瘤。(3)65岁以上人群人均治疗费用最高,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4)不同疾病费用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患者费用的疾病分布随年龄变化也呈现规律变动。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循环系统疾病费用在疾病费用中排在首位,65岁以上人群消耗了更多的医疗资源,是费用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3.
文章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医药科学研究方面有登记的8105项科技成果的数量、鉴定形式、成果水平、成果类型、所属行业、创新性、研究形式、转让范围、应用状态、市场准入、推广形式等情况,探讨了中医药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中医药科技成果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4.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科特色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为例,探析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学科特色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模式。根据数据显示,共有161名参加调研,其中80.12%的人员对于基层党组织开展的组织生活比较满意,研究数据也提示,基层党支部应该在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上下更多的功夫,同时也应该关注活跃组织生活形式和党员成长需求的满足程度。然后,基于调研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规范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发展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进而,提出了基层组织建设模式构建,包括“一条主线”“两大动能”“三个支点”“四个功能”,注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内外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学科特色基层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桑基图在中国卫生费用核算领域的应用。方法:选取文献中2015年北京市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数据,整理得到卫生费用矩阵平衡表,绘制一级分类桑基图与二级分类桑基图。结果:桑基图可以标准化卫生费用系统结构、快速提取数据以及分析比较卫生费用模式。结论:桑基图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三大核心维度的数据结构相契合,可以满足复杂的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从宏观层面了解2016—2018年北京市在冠心病治疗方面发生的费用。方法:以SHA 2011为基础框架,核算北京市冠心病治疗费用总量及其分布情况。结果:2016—2018年北京市冠心病治疗费用年均增速为1.68%,占全市比重7%左右;治疗费用由高到低依次是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其他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治疗费用占比下降至70.81%;50~79岁患病人群治疗总费用占比达78%。结论:北京市冠心病治疗费用控制较好;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应作为主要防治对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中医院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逐步提升;重点控制50~79岁患病人群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分析评价北京市基于时间序列的卫生筹资总额、结构变化等。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6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总额从166.72亿元增长到2 048.99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00%,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 222.65元增长到9 429.73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5.27%增长到7.98%,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差异较大。结论: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变化体现宏观政策变化,社会卫生支出高速增长,政府对卫生筹资贡献的影响力减弱,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筹资比重下降,城乡居民就医负担有所缓解。建议:保证政府卫生投入的可持续性,规范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流入医疗,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控制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比。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构成及增长情况,评价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方法: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法。结果:2000-2017年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总额从62.26亿元增长到1 180.7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4.94%,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7.34%增长至53.82%。社会医疗保障经费主要以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主,四大类基本医疗保障经费占社会医疗保障经费的比重由22.82%增长至92.67%,年均增速为24.81%。结论:北京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发展完善,北京市医疗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影响了社会医疗保障经费构成变化,四大体系的筹资构成不同,体现了政府与社会在不同筹资中的责任。建议:提高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规范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关注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增长的可持续,促进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