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观察胸腔热灌康莱特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胸水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恶性肿瘤胸水(腺癌)患者63例行胸腔深静脉置管术,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经导管灌注42℃~45℃生理盐水行反复胸腔内热灌洗2次,最后1次抽净灌洗液后,经导管胸腔内灌注康莱特注射液;对照组30例灌注常温康莱特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8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Karnofsky标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对照组3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胸腔热灌注康莱特可明显提高恶性胸水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2009年12月,我们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法引流,结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方法检测胸、腹腔积液肿瘤细胞,发现其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钆布醇不良事件信号,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法对FAERS数据库中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的钆布醇相关不良事件信号进行检测。结果 共收集到钆布醇相关报告2464例,检测到阳性信号145个,累及19个系统器官分类,主要集中在各类神经系统疾病(n=23),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n=22),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n=19),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n=15),胃肠系统疾病(n=11)等;报告频次最多的过敏样反应包括荨麻疹、瘙痒、红斑、皮疹、呼吸困难,生理性反应包括恶心、呕吐、感觉异常。有70个不良事件信号未在药品说明书中收录,以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和眼器官疾病居多。信号强度前20位的不良事件多与钆沉积和过敏反应相关,如钆血液检测阳性、钆尿液检测阳性、脑深部核团高敏、对比剂沉积、荨麻疹、口腔瘙痒及纤维化症等。结论 本研究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和分析了钆布醇的不良事件信号,建议关注该药品相关的过敏反应和钆沉积。对于药品说明书未收录的不良事件信号,尚需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真核表达抗人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637(scFv637)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融合蛋白,以提高融合蛋白的产量和增强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将携带有重组质粒的毕赤酵母菌GS115用G-418筛选高拷贝重组转化子克隆,诱导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用斑点杂交试验检测,并以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确定融合蛋白与人肋间肌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亲和性.结果: 斑点杂交试验显示成功表达出目的蛋白,其Mr约为97 400,在人肋间肌细胞膜之间有荧光出现.结论: 在毕赤酵母菌GS115中成功表达出scFv637-HSA融合蛋白,并且融合蛋白可以与人肋间肌AChR结合,这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的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三维(3D) U-net深度学习模型,建立预测CT引导下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计划的3D空间剂量分布。方法 2021年4-9月收集114例宫颈癌患者三维近距离放疗计划(处方剂量6 Gy)组成数据集,按84 ∶11 ∶19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利用3D U-net模型进行500次(epoch)训练,分别评估测试集病例体素级的平均剂量偏差(MDD)与绝对剂量偏差(MADD)、等剂量面包围体积的戴斯系数(DSC)、处方剂量适形度指数(CI)、高危临床靶区(HRCTV)的D90和平均剂量Dmean、膀胱、直肠、小肠、结肠的D1 cm3D2 cm3剂量学参数。结果 测试集中19例患者的3D剂量矩阵MDD与MADD分别为-0.01±0.03和(0.04±0.01) Gy。50%到150%处方剂量的DSC在0.89到0.94之间,处方剂量CI为0.70±0.04。HRCTV的D90的平均偏差为2.22%,Dmean的偏差为-4.30%。膀胱、直肠、小肠、结肠的D1 cm3D2 cm3最大偏差分别为2.46%和2.58%。模型预测平均耗时2.5 s。结论 本研究实现了一种基于3D U-net的预测宫颈癌3D剂量分布的深度学习模型,为宫颈癌近距离治疗自动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红斑狼疮(DILE)或称药源性狼疮(DIL)是指由于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类似于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目前国外有关药源性红斑狼疮的报道不断增加,而国内相关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介绍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生殖毒性研究情况及其在育龄人群中的合理应用,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结果:来氟米特禁用于妊娠期妇女及未采取可靠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若应用来氟米特的患者有妊娠计划,应停药,并采取帮助药物消除的措施。结论:来氟米特在育龄人群中的应用须慎重,有必要加强相关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抑制药吗替麦考酚酯(MMF)致白细胞计数降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5—2007年北京友谊医院肾移植术后发生WBC降低的病例23份(除去死亡,移植失败以及数据不全者),对术后WBC白细胞计数降低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对比总蛋白降低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肾移植患者中,平均年龄(48.30±12.19)岁,WBC减少发生率为6.94%(23/331),6例停用,11例减量。且有1例患者白细胞下降至0.11×10^9·L^-1。WBC计数平均3.03×10^9·L^-1,其中危重度患者2例,重度患者2例。结论:肾移植后应用MMF所致WBC减少并不少见,其发生可能与体内血中游离的霉酚酸浓度较高有关,大多数可逆。肾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少MMF的用号.  相似文献   
19.
20.
系数倍率法测定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和寻找精神矶简便的测定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的系数保率法。测定波长为244nm、274nm,结果在3.018-8.048μg/ml浓度范围内于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1517+0.06096X,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样品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