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目的:为弄清灸法临床研究发展现状,明确灸法的特色与优势,找出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1997-2006年在国内中文医学期刊公开发表的灸法(或以灸法为主)临床疗效观察文章648篇,提取70项相关信息,建立10年灸法文献信息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灸法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的设计趋于合理,结果真实可靠,灸法临床适应症多达186种,有34个优势病种,对寒证、虚证疗效明显。结论:灸法有适应症广、临床疗效肯定等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Herpes zoster(HZ),also called shingles,zona and zoster,is a painful skin rash.It is a distinctive syndrome caused by reactivation of 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 The reaction occurs when immunity to VZV declines because of aging or immunosuppression.At this time the virus infects nerves(namely,the dorsal root ganglia) where it remains latent for years.It occurs in about one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nually.In China, few studies reported the prevalence of HZ and one  相似文献   
13.
透刺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透刺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将129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随机分为透刺组、常规刺法组,和戴镜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透刺纽和常规组治疗后裸眼远视力均有提高(P<0.01),且透刺组优于常规组(P<0.01);戴镜组视力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针刺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肯定,且透刺法优于常规刺法;年龄、近视程度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热敏灸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作用,但耗时长而大多只针对局部,对整体调整不足;联合对刺法可以起到更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热敏灸结合对刺法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观察其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的热敏灸。 方法 所有的受试者均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门诊,将合格受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的方法,为在患侧膝周以内外膝眼为主的穴位进行热敏灸。治疗组采用热敏灸加对刺的方法,先采用对刺的针刺法,选取患侧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太冲、太溪4对穴位,留针30 min。针刺后再进行热敏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周六和周日休息,观察3周。治疗前后观察疗效和可视疼痛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 knee score,LKSS)。 结果 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2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组比较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热敏灸在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缓解疼痛以及改善功能活动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而热敏灸结合对刺法更可起到协同作用,优于单纯的热敏灸治疗。   相似文献   
15.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制定<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初级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及相应量表.通过反复专家咨询和论证,最后形成评价标准:①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②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③病例叙述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毫针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毫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比较毫针、耳压、戴镜3种常用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360只患眼)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毫针组(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太阳穴)、耳压组(取神门、肾、肝、脾、枕、眼、目1穴)和戴镜组(白昼戴镜),各120只眼,进行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变化差值对比观察.结果 毫针组平均裸眼远视力变化差值为(0.17±0.07)(P<0.01),耳压组差值为(0.12±0.06)(P<0.01),戴镜组差值为(-0.01±0.02)(P<0.01),经统计学处理,3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差值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毫针组年龄与治疗后视力变化差值密切相关(P<0.01).结论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肯定;且毫针疗法优于耳压疗法;年龄对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9.
丁悦森  毛湄  柯金土  王慧  施安丽 《新中医》2014,46(10):179-182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理疗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中医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综合症状的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疗法。且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发生,依从性良好,半年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悦森  毛湄 《中国针灸》2011,31(1):68-70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施安丽研究员对“砭、针、灸、药、导引及按蹻”中医六大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本文主要总结施安丽研究员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要点主要有三:1、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2、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3、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挖掘继承发展了砭石技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