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评价膈肌超声对机械通气(MV)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行MV时间 48h的重症患者41例,在符合撤机条件后使用T管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于SBT 30min时使用床旁超声测量患者右侧躯体的膈肌移动度(DE)和膈肌厚度,并计算膈肌增厚率(DTF),根据撤机成败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26例)和撤机失败组(15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膈肌功能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患者DE及DTF高于撤机失败组(均P 0. 05)。分别选取1. 08 cm和30%作为DE和DTF的截断值,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分别为80. 77%和65. 38%,特异度分别为80. 00%和60. 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51(95%CI:0. 571~0. 932)和0. 668(95%CI:0. 484~0. 852)。结论:膈肌功能超声监测可作为重症医学科MV患者撤机能力的预测指标,对撤机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经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安全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9月在医院ICU住院期间应用替考拉宁或万古霉素治疗的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2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替考拉宁组和万古霉素组,其中替考拉宁治疗67例,万古霉素治疗62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129例入选患者中,肺部感染患者41例,泌尿系感染患者38例,血源性感染患者38例,其他感染患者12例;两组患者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4.1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清除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83.58%,万古霉素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替考拉宁组为4.47%低于万古霉素组(P0.05);在检出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其次为屎肠球菌。结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替考拉宁的安全性要优于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建立山羊在海拔4 600 m高原环境下的重度原发性肺冲击伤模型,分析高原重度原发性肺冲击伤的特点,为院前救治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选取健康山羊28只,随机分为3 m组22只,3.5 m组6只,采用8 kg TNT当量新型爆炸物,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致伤,观察致伤后山羊肺冲击伤伤情,分别于伤前、伤后1 h、24 h监测山羊生命体征、肌钙蛋白Ⅰ,观察肺大体解剖,测肺组织重量、湿/干比重(W/D)等,对重伤山羊进行院前ABC救治。 结果伤后t≤15 min死亡12只,伤后15 min相似文献   
15.
重点学科建设彰显医院整体实力,是医院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带动全院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轴心力量.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的一所山西省综合性医院,我院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强重点学科培育及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周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今后的重点学科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同医疗是实现层次化医疗保障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途径之一。本文对由山西省人民医院作为主导组织实施的“区域协同医疗项目”,从其形成背景,目标,内容,实施步骤及初步成效进行阐述。本“区域协同项目”模式在经济欠发达的省市具有一定的尝试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人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75652)对DRD2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风险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序列(399 bp),51103 bp处分别为T或C,与报告基因载体pmir Glo相连接,构建重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得以鉴定,然后分别与pRL-CMV共转染人胚肾癌细胞株HEK293,检测细胞中荧光素酶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mir Glo-T/pmir Glo-C,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当第3内含子区51103 bp位点为C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为T时(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pmir Glo-T/pmir Glo-C报告基因重组质粒,DRD2基因第3内含子区rs2075652位点由T突变为C后,可能增强基因转录活性,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RD2基因内含子区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已成为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THR术后的及时康复训练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的好坏.我们自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均采用系统的康复训练,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Dl4基因启动子区-159单核甘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特征,及其与CDl4表达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98例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个体,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进行基因分型,检测LPS刺激前后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CDl4荧光强度和血浆sCDl4浓度。结果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D14—159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2.21%、50.67%和17.11%,样本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正常情况下,不同基因型mCD14水平差异不明显,而sCD14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LPS刺激能增强mCD14和sCD14的表达,但各基因型的增强幅度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重庆地区汉族人群CD14—159SNP等位碱基以T为主,T→C变异可抑制sCD14的表达,但对mCD14表达和LPS刺激反应的影响可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