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颈前皮瓣细线悬吊(免充CO2气体)建立皮下手术空间,经缩短的胸乳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甲状腺疾病,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9例、甲状腺瘤1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取缩短的胸乳入路(前胸切口到胸骨上窝的皮下隧道的长度恰好是通用戳卡的长度),并缩小颈前区分离的范围,利用3-0ProleneTM缝线悬吊颈前区皮瓣形成手术空间完成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结果 4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50min,平均(75.5±16)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0±4)ml。术后恢复顺利。41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2±3.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美容效果较好。结论免充气低创前胸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与通常的腔镜甲状腺手术比较,该术式避免术中充注CO2气体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且手术创伤小。虽然其手术空间较充气法稍小,但手术的进行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和2(MRP1、MRP2)基因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 在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高发区朔州市朔城区的3个自然村.对常住人口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从问卷中筛选出在当地居住20年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临床检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将临床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的75名患者作为砷中毒组,其余164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人群外周血,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18份,提取DNA.对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因第10、18、31外显子进行扩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目的 基凶的突变情况,并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基因突变率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回有效问卷239份,其中砷中毒组75份,对照组164份.两组人群在年龄[(58.85±11.26)岁与(45.73±11.92)岁]、性别[男性57.3%(43/75)与27.4%(45/164)]、吸烟[46.7%(35/75)与21.3%(35/164)]、农药接触史[41.3%(31/75)与29.3%(48/1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分别为3.378、3.553、3.225、1.864,P<0.01或<0.05];在饮酒[17.3%(13/75)与8.5%(14/164)]、果蔬摄入[5.3%(4/75)与9.1%(15/164)]、肉蛋奶摄人[34.7%(26/75)与30.5%(50/1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836、0.560、1.210,P>0.05).MRP1的第23外显子和MRP2的第18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均未检测到突变:MRP1的第2外显子在砷中毒组和对照组中突变检出率分别为8.00%(6/75)和5.93%(7/118),第17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3_33%(10/75)和8.47%(10/118);MRP2第10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2.67%(17/75)和18.64%(22/118),第31外显子突变检出率分别为5.33%(4/75)和2.54%(3/118),两组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312、1.165、0.460、2.794,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果蔬摄入、肉蛋奶摄入和农药接触史后,以上基因突变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803、1.892、2.388、1.098,P>0.05).结论 未发现MRP1基因第2、17、23外显子和MRP2基冈第10、18、31外显子突变对地方性砷中毒表型有影响.  相似文献   
63.
后牙两半鞍形金属翼板粘结桥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牙两半鞍形金属翼板粘结桥临床观察袁荷英1梁江2(1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口腔科2海军422医院口腔科)随着口腔科粘结技术的发展,后牙两半鞍形金属翼板粘结固定义齿作为“永久性”修复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此项技术具有操作技术简便、磨牙少、...  相似文献   
64.
梁江  肖荣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109-110
神经管畸形 (neuraltubedefects ,NTDs)是影响我国和世界人口素质的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出生缺陷性疾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已知在孕前 1个月至孕后 3个月补充叶酸可以预防 60 %到 75 %左右的NTDs的发生〔1〕,其余40 %到 2 5 %NTDs的发生则可能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与NTDs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ctein ,HCY)代谢、神经管组织学等方面的相关基因研究进行综述。1 叶酸和HCY代谢…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从已知的GCBI公共基因芯片分析平台着手初步探索骨关节炎的机制,寻找该病的关键性靶点基因,为今后的研究和治疗指明方向。方法从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GeneExpressionOmnibus)选取GCBI平台支持后期处理分析的人类骨关节炎组织全基因组RNA芯片(样本为OA患者和正常人的滑膜及软骨组织),下载芯片数据,利用GCBI在线实验室筛选出骨关节炎差异基因,分别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以及参与生物功能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从符合研究纳入条件的5个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集最终得到648个差异性基因,查到PRKCA、ITGB3、PLCB1、ADCY4、PIK3R3、NRAS、ITPR1等7个功能性蛋白在OA疾病发展进程中意义重大,PI3KAKT、MAPK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粘附相关通路、Wnt通路、P53通路,VEGF通路共9条通路与骨关节炎的发病密切相关。结论利用生物信息学有助于分析骨关节炎基因芯片数据,探索参与OA进程的核心蛋白和信号转导通路,为探索治疗靶点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米枯力滋病癌变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枯力滋病癌变2例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2)梁河清孙小平海军422医院梁江米枯力滋病(Mikulicz'sdisease)是一种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多见于50~60岁女性,极少发生恶性变。在本组10例病例中却有2例发生恶性变,现报告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67.
茶多酚对亚砷酸钠致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砷中毒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砷是人类的一种公认的致癌物。长期饮用含砷化物的水可对体内染色体DNA造成损伤,亚砷酸钠是砷化物的一种,给小鼠染毒后可导致体内骨髓等多种脏器细胞的DNA损伤及诱发微核的形成。这些研究均提示砷及其化合物有一定的遗传损伤作用,对于其导致遗传损伤的机制,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关。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出的纯天然复合物,约占茶干重的25%,它有30多种酚性物质,其中的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多酚总量的60%~80%。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免充气和充气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成人腹股沟疝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病人行免充气单孔TEP,对照组行充气单孔TEP,比较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切口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 0.05)。2组病人术后均无复发。结论免充气单孔腹腔镜TE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可行,病人接受程度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损伤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结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开放性手术62例,腔镜手术30例,根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显露喉返神经,对照组患者未显露喉返神经,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喉返神经损伤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甲状腺组织切除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d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患者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率为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率,也能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术后恢复,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Taq酶的应用和自动化扩增仪的发展,PCR技术迅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张景林报告Hinnebush等(1993)用Pla基因序列,以特异性片段为引物,建立了检测印鼠客蚤体内鼠疫菌的PCR法,Hiroko氏等(1996)用多引物PCR对鼠疫菌检测进行研究;吴明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