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0例均表现为发热时间长 ,用西药治疗无效或不佳 ,伴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或不进食 ,或便秘 ,或腹泻下物为未消化食物。口干、苔腻或腐。其中发热最短者5天 ,最长者 12天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1 治疗方法药用枳术汤 (枳实、白术 )加减。兼喘急、壮热者加麻黄、石膏、桔梗、杏仁以宣肺平喘 ;兼便秘者加少量大黄通腑泻热 ;兼干咳、唇焦烦渴者 ,加麦冬、花粉、玄参、贝母以生津止咳 ;腹泻次数较多者加诃子、乌梅、芡实以涩肠止泻。2 治疗结果30例全部有效 ,其中服药最少 1剂 ,最多者 4剂。除少数患者因失水需要补液外 ,其余全部停用西药。退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和总结《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发展历史和办刊宗旨,为今后办刊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文献调研、人物访谈、内容分析、个人实践等方法梳理期刊的编辑出版状况、办刊宗旨与办刊特色。【结果】 30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坚守办刊宗旨,吸引最前沿的成果、最新颖的内容,栏目设计匠心独运,数字化建设与时俱进,编辑队伍不断壮大、成熟。【结论】 创刊30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不忘初心,牢记办刊宗旨,见证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绩,为我国的科技期刊发展及科技期刊研究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未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将继续开拓进取,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及临床资料.结果:37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干预,治愈29例,占78.38%;好转6例,占16.22%;无效2例,占5.41%;总有效率94.5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配合精心的护理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Scientific American作为全球第一品牌的科普杂志,有着质量水平高、传播范围广、发行量巨大、知名度与美誉度高等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描述,深刻剖析其成功的原因,最终得出对我国同类科普期刊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来稿量逐年上升,但是退稿率也逐年上升。归纳和总结日常编辑工作中发现的来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选题和内容缺乏新意、缺乏科学性、缺乏规范性、缺乏实用性、写作欠佳以及不符合刊载范围。并提出了作者应该具备创新意识,根据自身特长,选择合适的选题,加强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导向;广泛阅读文献,提升科学素养,积极参加和申报基金项目,端正写作态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促进科技期刊编辑提升科学学素养,为打造一流科技期刊编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介绍科学学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学习科学学知识对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提升编辑科学学素养的建议。【结果】 学习科学学知识有助于编辑深入理解科技期刊功能,澄清一些错误和模糊认识,提升办刊的质量和效率,拓展研究视野和思路。【结论】 学习科学学知识需要了解科学学的经典论著和相关期刊,了解科学学的基本内容,深刻理解期刊研究在科学学中的地位,学会利用科学计量学的工具和软件,积极关注相关的科技战略规划与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对急性视神经炎(AON)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AON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AON基础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复发率。结果干预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 05),干预组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 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干预,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具体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于护理工作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