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伤寒论》中关于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的辨证论治见于多个条文、多个类证中,如大承气汤证、结胸证、蓄水证、蓄血证等,它们或为邪热或与燥屎宿食相结,或与痰饮相结,或与瘀血相结,但它们之间组方又有其共同之处,即其共同病机为“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提示人们对于邪热与有形之邪相结之证,针对其共性治则,可确立软坚散结、清热、祛邪、复正四大组方配伍法则。  相似文献   
42.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众多,采用中药内治、针灸推拿及其他外治疗法以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该研究对CP/CPPS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西医对CP/CPPS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不能完全阐明,认为主要与特殊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免疫异常、氧化应激过强、盆腔疾病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医则认为是由湿热、瘀血、气滞及毒浊所致,并与肝、脾、肾、肺、胃、膀胱等脏腑和冲任二脉、足三阴经等经络密切相关。在中医药治疗中,目前多采用中药内治(汤药、中成药及各著名医家的疗法)、针灸推拿治疗及其他外治方式(直肠给药、中药溻渍、中药坐浴熏洗、耳穴贴压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调理,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药特色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该文旨在为临床防治CP/CPPS提供参考,并为该领域未来的研...  相似文献   
43.
内经选读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精要部分,涉及多个学科,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去持续探索文中深意,并且不利于学生自行思考与已学习过的中医基础类课程进行联系。为此,教学团队将反向教学法应用于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将教学主体转换为学生,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糖络丸(RSP)防治Zucker糖尿病肥胖(ZDF)大鼠大血管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15只雄性ZDF(fa/+)大鼠作为对照组;高脂饲料诱导成模的75只雄性ZDF(fa/f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中、低剂量RSP组,以及二甲双胍组,每组15只。药物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血清,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D4、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腹主动脉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腹主动脉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蛋白表达;RT-qPCR检测大鼠腹主动脉中PI3K、Akt和NF-κB p65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腹主动脉组织中PI3K、Akt、p-Akt、p-IκB和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SP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及LDL-C、TG和TC水平(P<...  相似文献   
45.
中药药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属中国古典哲学的范畴,根源于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医学继承了这一特征,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内容.笔者认为古人对中药作用原理的认识也受到了象思维的深刻影响,并提出中药药象概念.因此,发展中药必须要加强象的研究,探讨象的问题,对于正确把握中药乃至促进中药理论和临床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笔者研读后,不揣浅陋,冒昧就"变化"二字发表个人见解,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7.
久泻灵冲剂对体外抑菌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最常见多发病之一.随着人类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慢性腹泻的发病率已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和抗疲劳试验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为久泻灵冲剂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刚柔辨证"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赵志付教授所创立的对于情志病的辨证用药体系,其将情志病系统分为"两纲四型十六证",文章主要基于开阖枢理论讨论赵志付教授治疗情志病"刚实证"的用药凡例。  相似文献   
49.
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最常见多发病之一 ,小儿和老年人发病率颇高 ,严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泻必康是适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疗效可靠的纯中药制剂 ,临床研究表明 ,其可明显改善患者腹泻、便次增多、腹胀、腹痛等症状 ,且治疗后复发率低。本研究旨在从其对小鼠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抗腹泻作用机制 ,为泻必康更广泛地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1 材 料动 物 昆明种封闭群健康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2 0 .0± 1.0 g ,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动物合格证号 :医动字第 14 - 0 0 1号。试 药 泻必康 …  相似文献   
50.
反胃因其症状的特殊性,食谷不化,定时反出,而与呃逆、呕吐不同。在临床上常见而又易混淆,治疗上各个医家各有不同。而西医药亦未见高效、无反复的良好治疗方法。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分析和总结历代中医治疗反胃处方的用药规律,以期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总结出治疗反胃的基本规律。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反胃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最终确定了处方的药物频次,得出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发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个,挖掘出10组核心组合与10首新处方,发现了反胃的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寒,胃失和降。历代医家治疗反胃处方用药以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为主,主要治以生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适当配以燥湿化痰、理气和胃之品,并且依据反胃所形成的不同伴随证候痰、瘀、阴虚等,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