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柳春  柳直  姚柳伊  梁永林 《新中医》2017,49(11):133-136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30年医学期刊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提取元数据建立数据库,选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结果:共纳入治疗胃癌的复方176首,使用中药210味,经χ~2检验,有18味药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核心药。设定最小支持度个数为25,置信度为0.7,得到关联规则30条。结论:从显性经验和隐性经验两个维度挖掘治疗胃癌用药规律,体现出中医学重视以扶正为本、养血滋阴、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的治疗原则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12.
葳蕤汤出自朱肱的《伤寒类证活人书》,为治疗风温病的代表方剂。梁永林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气化理论”对外感热病方证及方药的认识、解读上存在优势。本文基于该理论对葳蕤汤方证及方药配伍规律展开研究,以期挖掘该组方药的系统性作用机理,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 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 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 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的检测,探讨它们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 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 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天、14天及21天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天组最为明显。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相关论述启发下,探讨了中药五味的五行归属问题。认为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叶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这种配伍关系较传统中医理论中按照推演络绎法进行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能较好地解释临床用药的一些规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久泻灵冲剂对慢性腹泻模型小鼠胸腺、脾脏熏量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影响。方法建立对照组,检测小鼠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久泻灵冲剂可使模型小鼠脾脏重量明显增加,能显著提高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系数。结论久泻灵冲剂能激活模型小鼠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使脾脏增重,从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敦煌医学的文化内涵,提出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地域性、开放性、多样性、文学性与艺术性,旨在为敦煌医学及其文化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的用药规律,建立中药特征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的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30年公开发表临床疗效良好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复方108首,对复方中出现的170味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4味药的功效、归经、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祛风湿药和归膀胱经的药物比较活跃,使用率为33.33%和23.68%,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因素,结果祛风湿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和归膀胱经的药均是具有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应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1.8%。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存在一定的规律,高频药是其所在功效、归经的代表用药,可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结果与中医学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开阖枢"理论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载大小玄武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应的真武汤类方有新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