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6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正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载负荷和运动范围最大的一段,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是腰椎运动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腰椎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1])。1972年开始,Markolf~([2])在尸体标本上进行了外载荷下LFJ的生物力学研究,首先认识到小关节复杂的解剖和结构力学特性对腰椎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642.
目的 克隆人类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FHIT,将人FHIT基因转染人乳腺细胞MCF-7中稳定表达,检测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 构建FHIT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FHIT,用脂质体法将FHIT基因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cDNA3.1(+)/FHIT导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变化.结果 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后的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eDNA 3.1(+)上,经PCR扩增筛选鉴定和测序鉴定证实为所需序列,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FHIT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细胞周期分析发现MCF-7/FHIT与MCF-7比较S期及G2/M期的细胞减少,G0/G1期的细胞增加,MCF-7/FHIT细胞的凋亡率为(29.75±5.90)%,MCF-7细胞的凋亡率为(11.21±6.10)%,和MCF-7比较,转染后的MCF-7/FHIT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MCF-7细胞的增殖明显抑制.结论 FHIT基因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  相似文献   
643.
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是限制支架应用的主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支架设计对于再狭窄具有较大影响.有限元技术被认为是进行支架设计成本最低,且最适合的工具,本文综述了目前有限元技术在支架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支架优化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644.
目的 了解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可食用菌的添加现状。方法 调查2017年1月—2022年6月我国已注册批准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信息,包括查询平台和包装标签信息,统计分析可食用菌菌株添加种类、添加率和添加量等。结果 2017—2022年我国共批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1438个,其中434个(30.18%)添加可食用菌株。添加菌株6个: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发酵乳杆菌CECT5716、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嗜酸乳杆菌NCFM。添加率占前三位的是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HN019和乳双歧杆菌Bi-07,添加率分别是79.72%、18.43%和12.67%。菌株的添加量为1×106~6×107CFU/g,中位数是1×106CFU/g。结论 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添加可食用菌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但添加食用菌配方的喂养效果及添加种类、添加量的研究科学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645.
目的 了解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必需成分含量,比较其与新国标(GB10765—2021)的符合程度。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已完成注册审批的所有0~6月龄婴儿配方乳粉477例,录入产品标签信息并统计分析各营养素含量分布情况,与新国标要求比对。结果 与GB 10765—2010比较,新国标有12项必需成分含量进行修订,其中10项指标进行了下限值的调整,5项指标进行了上限值的调整;下限值和上限值同时上调的指标有3项,分别为维生素D、胆碱和微量元素硒。市售产品与新国标12项新修订的必需成分比对,3项符合率为100%,另有3项符合率达到80%以上;部分产品中必需成分实际含量的符合率较低,均为不符合新国标下限值要求,如维生素D不符合率高达99.79%。此外,新国标将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市售产品添加胆碱比例为84.7%。结论 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必需成分限量值变化对我国市售产品的影响相对可控,市售产品必需成分含量整体符合程度较高;少数符合率低的必需成分,如维生素D、胆碱需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46.
目的 为了解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培养现状,建立更好的培养体系,提高其培养质量。方法 通过对福建地区多所学校的公共卫生在校学生、教师、公共卫生工作者进行"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问题的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后,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51.54%(67/130)的调查对象喜欢MPH专业,且随工作时间的增加对其了解程度逐渐增加。但在调查对象对MPH培养体系所培养的能力与工作年限相关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23%(116/130)的调查对象表示需要进一步细化MPH培养方向,MPH培养模式成果评价的净推荐值为-53.07%。结论 目前公共卫生硕士培养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公共卫生硕士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更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47.
目的 构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简称新冠疫情)下中国北方地区医生情绪化进食行为预测模型,为改善医生健康膳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2年5—8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中国北方地区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北京、天津8个省(直辖市)抽取39家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共2 316名医生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及情绪化进食量表调查,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建立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新冠疫情下医生情绪化进食行为的因素。结果 2 094名医生有效完成问卷调查,情绪化进食行为总分为(51.48±17.37)分,其中愤怒情绪进食、焦虑情绪进食、抑郁情绪进食和积极情绪进食得分为(11.31±4.07)、(16.72±7.56)、(11.02±3.24)和(12.43±4.27)分;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一个结构为21–19–14–9–1的医生情绪化进食行为预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的R2、MAE、MSE和RMSE值分别为0.926、0.039、0.003和0.056;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新冠疫情下中国北方地区医生情绪化进食行为的前5位重要因素依次为饮酒、工作家庭冲突、营养...  相似文献   
648.
目的:探讨连翘提取物(FSE)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FSE 25 mg/kg组、FSE 50 mg/kg组、FSE 100 mg/kg组和硒酵母片组(Selenious组,300μg/kg),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取皮下注射含猪甲状腺球蛋白的不完全弗氏佐剂制备EAT模型,末次注射完成后FSE25 mg/kg组、FSE 50 mg/kg组、FSE 100 mg/kg组分别给予25、50、100 mg/kg FSE灌胃,Selenious组灌胃300μg/kg硒酵母片,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周。HE染色观察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功能血清学指标,qRT-PCR检测甲状腺组织炎症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Western blot检测NLRP3/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甲状腺泡呈椭圆形或圆形,甲状腺组织无淋巴浸润现象,模型组甲状腺泡萎缩、损伤,且伴有上皮增生和间质淋巴浸润现象,FSE(50、100 mg/kg)组、Se...  相似文献   
649.
目的 与基于长片段PCR(lrPCR)的传统mtDNA测序方法比较,评估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非PCR依赖的mtDNA深度测序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同时采用新方法和传统方法对10例产前筛查孕妇外周血样本进行平行试验,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结合人群数据库(MitoMAP和mtDB)信息,评估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10例样本中共检出380个变异,其中351个变异同时被两种方法检出,29个变异仅被单一方法检出。对29个不一致变异中出现于2个或2个以上样本的8个变异进一步分析发现,2个仅被新方法重复检出的变异在人群数据库中存在记录;而6个仅传统方法重复检出的变异在人群数据库中未见记录。结论 与传统基于lrPCR的mtDNA测序方法相比,新方法针对同质性变异及高异质度变异的检测能力相当,而针对低异质度变异检测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50.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变化及其预后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150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并以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健康组)。随访2年后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ELISA检测血清PA水平及A/G比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A水平和A/G比值对CR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健康组的血清PA水平和A/G比值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PA水平与A/G比值呈现正相关(r=0.772,P<0.001)。随访结果发现150例CRF患者存活118例(78.67%),死亡32例(21.33%)。存活组的血清PA水平和A/G比值显著高于死亡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水平、A/G比值降低是影响CR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A水平、A/G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697,二者联合的AUC为0.892,显著高于PA、A/G单独的AUC面积(均P<0.001)。 结论CRF患者的血清PA水平与A/G比值显著降低,并与患者预后相关联,二者联合检测可增强对CRF患者的预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