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1.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22只3周龄体重100 g左右豚鼠随机分为2组:负透镜组(-4.00 D、12只、双眼戴镜)和不戴镜组(10只)。实验开始后第1天、第6天,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胰岛素12.5 μl(0.5 U)、左眼玻璃体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开始时和实验开始2周后分别检测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以及眼轴长度变化。结果用析因分析及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开始时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2周后,负透镜组右、左眼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3.56±1.69)D和(-3.69±1.08)D,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分别为(0.04±0.04)mm和(0.06±0.04)mm,眼轴变化值分别为(0.22±0.11)mm和(0.20±0.16)mm;不戴镜组右、左眼屈光度变化值分别为(-2.24±1.07)D和(-2.05±0.77)D,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分别为(0.15±0.05)mm和(0.13±0.05)mm,眼轴变化值分别为(0.23±0.13)mm和(0.19±0.08)mm。2组屈光度均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相对于不戴镜组,负透镜组形成明显的相对性近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99,P<0.01);2组角膜曲率半径均增大,相对于不戴镜组,负透镜组增长幅度略低,角膜屈光力相对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38,P<0.01)。组内左右眼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无论有无远视性光学离焦的处理,胰岛素注射眼和生理盐水注射眼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光学离焦使幼年豚鼠形成相对性近视;胰岛素对幼年豚鼠及远视性光学离焦幼年豚鼠眼球正视化发育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去调节后豚鼠眼球对不同离焦信号的识别及其对眼球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将120只1周龄体重约100 g幼年豚鼠按离焦程度及调节随机分为6组(初始每组20只,最终参与数据分析保留调节未离焦组为20只,其余名组均为15只):保留调节未离焦组、去调节未离焦组、-2 D离焦组、-4 D离焦组、-6 D离焦组、-8 D离焦组(所有离焦组均为双眼去调节后戴镜,保留调节组使用生理盐水点眼,去调节组使用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均为每天1次)。此外另取5只相同批次豚鼠予以左眼去调节、右眼保留调节处理后跟踪测量对比双眼瞳孔直径变化,以观察睫状肌麻痹效果。实验开始前3 d予1%阿托品滴眼液点双眼以达到睫状肌麻痹效果完全后双眼配戴镜片,保留调节组使用生理盐水点眼作为对照。于实验开始后当天和实验开始3周后分别检测其角膜曲率半径、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变化,结果取右眼数据。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重复测量分析。结果2个未离焦组间的各项眼球发育参数变化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离焦组内角膜曲率半径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去调节后豚鼠屈光度均向远视度数减少的方向发展,但相对于去调节未离焦组,所有离焦组均产生了相对性近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826,P<0.01);同时随着离焦程度的增加,相对性近视以及眼轴增长的幅度也随之增大。去调节未离焦组、轻中度去调节离焦组(-2 D、-4 D)分别与高度去调节离焦组(-8 D)对比,它们之间的屈光变化值及眼轴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去调节未离焦组比较,远视性光学离焦使去调节的幼年豚鼠形成相对性近视,其幅度随离焦程度增大而增加,相对性近视与离焦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眼轴长度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在去调节情况下,豚鼠眼球能仍够识别远视性离焦信号并进行对焦生长。  相似文献   
113.
由于社会偏见,加上治疗的疗程漫长,麻风病人多有恐惧、焦虑、自卑、多疑和忧郁等心理,并由此导至冷漠、孤癖和顺从,或是由愤怒而发生攻击、厌世和轻生的行为。要做好麻风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与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士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修养,通过经常接触,消除与病人交往中的某些误解和知觉偏差,减少矛盾,达到心理相容的效应;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基  相似文献   
114.
李伊娜  林丽霞 《当代护士》2021,28(9):156-157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repair,EVAR)具有创伤小、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等优势,已成为腹主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1].目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主要集中探讨内漏、支架移位、断裂、闭塞等方面,1993年Chalmers首先报道支架植入后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0.5%~5%,死亡率达到75%[2].殷恒讳等人也指出,一旦出现支架感染,患者预后极差、病死率高[3],是毁灭性的并发症,其由于支架感染的发病率较低,专科护理的认识也较少,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对临床专科护理提出了挑战.2019年9月,本院收治了1例腹主动脉瘤支架植入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过多学科合作及精准的护理,顺利完成血管通路的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40 d康复出院.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提高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安全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期间802例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用药情况。结果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发生不良事件共33例。结论通过提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知识的水平,正确选择静脉穿刺,做好用药安全标志,落实用药知识宣教,取得患者及家属支持和配合等措施可减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药和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比较针刺与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制定的文献检索策略,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同时检索会议论文、在研研究和相关学术组织网站,辅以手工检索获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各研究数据并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3项RCT共1739例受试者,治疗组897例,对照组842例。在总有效率、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CMSS)方面,针刺均优于布洛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结果表明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布洛芬,但纳入文献大多质量偏低,仍需高质量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探究血浆内皮素(ET)-1、D-二聚体(D-D)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预后的关系.方法 158例行rt-PA静脉溶栓的老年ACI患者接受治疗30 d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依据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分)71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8.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的危险因素,为后期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INAHL、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纳入关于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由2名系统评价研究员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以及提取数据资料,由第三方对研究分歧进行判断,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其中1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横断面研究。心力衰竭病人合计3 622例,其中衰弱病人2 401例,涉及影响因素10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发生率为63%[95%CI(0.53,0.73),P<0.001],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衰弱的危险因素为年龄[OR=1.14,95%CI(1.04,1.25),P<0.01]、心功能分级[OR=2.70,95%CI(1.57,4.64),P<0.01]、多重用药[OR=2.40,95%C...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CP)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万方数据医学信息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BSCO建库至今心理干预SPBS-CP的文献,予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SPBS-CP评分进行M...  相似文献   
120.
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干预对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5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休息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再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早期活动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