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51.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考察刺五加多糖对正常生理状态大鼠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并分析其代谢途径,探讨其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刺五加多糖给药组,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容积为10 m L·kg-1)和刺五加多糖(100 mg·kg-1),连续灌胃20 d,于第21日收集尿样,经处理供UPLC-Q-TOF/MS分析,本实验采用Micromass Markerlynx软件进行色谱峰识别以及峰匹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对获得的多维复杂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通过对空白组和刺五加多糖给药组大鼠尿样代谢指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质荷比匹配生物标志物并查找其代谢途径。结果:鉴定出6-二甲基氨基嘌呤,L-乙酰肉碱等2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并且其药理活性与神经保护、抗细胞凋亡等有关。结论:刺五加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和兴奋毒性等假说相关。  相似文献   
52.
刺五加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刺五加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并按不同药用部位(根及根茎、茎、叶、果实)进行分类。综述了中药刺五加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列出部分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为刺五加的药用合理性及有效化学成分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正>上海已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分析社区老年居民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老年保健工作,对提高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为了解辖区内老年常住居民的健康状况,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5岁老年常住居民每年进行1次免费健康体检。现将2013年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居民知情、自愿的原则,我们对辖区内2013年满65周岁的1 265名常住居民进行体检。其中男  相似文献   
54.
先天性颌间闭锁征偶有报道[1,2],现将笔者20多年间所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例1,患儿男性,出生2 d.出生时发现无法张口,伴左耳及左面部畸形.二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正常,无外伤及精神创伤和服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检查:全身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55.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DN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遗传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细胞因子、自噬等参与了其发生、发展,在此就DN的发病机制最近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DWI和PWI)技术判断急性脑梗死后可存活脑组织的范围及特征,从而影像学定位脑梗死可存活区,确定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并预测可存活区域。方法对76例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DWI、PWI,根据患者就诊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在发病3 h、6 h、24 h内就诊)。通过PWI与DWI不匹配区确定缺血半暗带(IP)区,追踪1个月后再次复查MRI常规、DWI。复查时T2高信号区定为最终梗死区,初检PWI异常区减去最终梗死区即为可存活区。确定可存活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范围,及其与梗死中心区、IP区的关系。结果 6 h内就诊的患者普遍存在IP区(PWI>DWI),7~24 h就诊的患者大部分病灶PWI≤DWI,部分病灶依然存在IP区。可存活区与IP区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存活面积大于IP区且与IP区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区面积随就诊时间延长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P区存在的时间界限约为6 h,部分病例可延长至8~24h;在IP区存在的情况下,可存活区面积与IP区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区面积>IP区面积。  相似文献   
57.
58.
59.
60.
本文通过对58例高血压患者接受行为干预后测试得分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高血压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为今后改进高血压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