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胸骨何杰金氏病1例陈晓林1杨晓丹2王茂强3原发性骨何杰金氏病少见,而发生在胸骨者则更少见,我们最近遇到一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现总结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12岁。以胸前区隐痛伴前胸壁包块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前胸骨柄区隆起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492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调查,对不同性别、是否做过兼职工作、是否实习、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生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科护生抑郁检出率为45.3%;女生躯体性障碍比男生严重(P〈0.01);做过与专业有关兼职的护生精神性情感症状比没做过兼职的护生严重(P〈0.05);实习护生精神性情感症状比非实习护生严重(P〈0.01);非独生子女护生精神性情感症状比独生子女护生严重(P〈0.05)。[结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护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花木街道高血压管理患者的知信行(KAP)现况。【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花木街道在管的22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取高血压管理信息系统中患者最近一次的体重和血压监测数据。【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等伴随疾病占59.55%;超重或肥胖(BMI≥24)占47.72%,超重者与体重正常患者的血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存在显著差异;28.18%的调查对象不知晓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6%的调查对象不知晓如果血压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全身疾病;33.18%的调查对象不知晓高血压的危险因素;6.36%的调查对象不能坚持定期测量血压;45%的调查对象开始注意调整饮食习惯;85.91%的调查对象十分愿意通过参加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活动,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结论】花木街道在管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掌握欠佳,应根据患者需求加强自我管理小组建设,以利于快速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与非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82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展开研究,根据不同年龄分为观察组41例(年龄>20岁,且<60岁)和对照组41例(年龄≥60岁,且<80岁),两组患者拟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和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8%vs 21.95%)(P<0.05)。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老年人,且安全性更高,术后康复更快,疼痛持续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估DC-CIK细胞联合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所有人选的34例患者均确诊为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NSCLC,接受每日厄洛替尼150 mg或吉非替尼250 mg治疗,其中17例患者联合DC-CIK细胞治疗.分析比较DC-CIK细胞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的疗效,以及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联合用药组7例患者(41.2%)获得PR,8例患者(47.1%)获得SD,2例患者(11.8%)出现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41.2%,疾病控制率为88.2%;联合用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单药治疗组(P<0.05).单药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EGFR-TKI联合DC-CIK组CD3+、CD4+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联合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进展期NSCLC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用药组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克服了传统的穿戴式监测技术引起的人体不适和不便,在不干扰人体感受、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本文着重介绍以基于加速度传感的心冲击描记法、基于光纤传感的BCG、基于无线电波(或多普勒雷达)的BCG心率呼吸监测、非接触式电容心电、红外热成像法、磁阻抗监控为主的五种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非接触式监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非接触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在临床以及日常生活健康监测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胃癌干性相关的mircoRNA(miRNA),探讨其差异表达的意义。方法体外成球实验筛选胃癌干细胞,应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spheroid及attachment培养胃癌细胞株MKN-45差异表达的miRNA。同时,选取10例新鲜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运用靶基因预测软件预测差异表达miRNA可能的调控靶基因。结果筛选得到胃癌干细胞较胃癌细胞表达明显上调的miRNA共有7个,分别为miR-29a-3p、miR-21-5p、miR-22-3p、miR-4270、miR-483-5p、let-7b-3p、miR-34a-5p。7个miRNA在球体细胞与亲代贴壁细胞间的相对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miR-29a-3p、miR-21-5p、miR-22-3p、miR-4270、miR-483-5p的表达水平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71%;let-7b-3p、miR-34a-5p的表达水平与芯片检测结果不一致。MiRanda、Target Scan及Pictar在线数据库的交集中,miR-27a-3p、miR-34a-5p、miR-21-5p、miR-4270、let-7b-3p以及miR-29a-3p可预测到靶基因,而miR-483-5p与miR-16-5p未能预测到靶基因。结论miRNA在胃癌细胞株MKN-45肿瘤干细胞中存在特异性的表达谱,其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胃癌耐药相关,可作为诊断胃癌和评判预后的重要标准,并为抵胃癌耐药提供可能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癌痛的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终末期伴中重度癌痛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3 d,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6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9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及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止疼治疗后体力均有所恢复并保持稳定,B组患者体力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体力状态,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槐耳颗粒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二线给予雷替曲塞联合槐耳颗粒治疗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21天槐耳颗粒20 g,每日3次口服,21 d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随访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 21例患者共完成114周期化疗,平均5.4周期。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10例,疾病进展(PD)8例,有效率(RR)为14.3%,疾病控制率(DCR)为61.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2个月,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23.8%),血红蛋白减少3例(14.2%),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4.8%)。结论雷替曲塞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