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分别静脉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PCI术时使用肝素类型分为普通肝素组(49例)和低分子肝素组(25例),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即刻以ELISA法测定外周血HGF的水平。结果两组术前H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术中及术后即刻HGF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升高(术后中与术前比较:普通肝素组为12322.19±3723.31ng/L比1736.09±603.95ng/L,P<0.00001;低分子肝素组为9141.31±2521.91ng/L比1675.28±630.53ng/L,P<0.00001。术后即刻与术前HGF水平比较:普通肝素组为13565.60±3768.99ng/L比1736.09±603.95ng/L,P<0.00001;低分子肝素组为10092.35±2723.00ng/L比1675.28±630.53ng/L,P<0.00001)。低分子肝素组在PCI术中和术后即刻两个不同时段其外周血HGF水平均低于普通肝素组(P均<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PCI术中无论是应用普通肝素还是低分子肝素,均可促进外周血HGF的释放,但在PCI术手术过程中,静脉注射普通肝素升高外周血HGF的作用比低分子肝素更强。  相似文献   
103.
<正>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疾病,以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为主要临床特点,包括主动脉弓及其分支、降主动脉、肾动脉等。此外,在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肺动脉也常受累,但单纯累及肺动脉的多发性大动脉炎非常罕见。本病例为单纯双侧肺动脉受累的多发性大动脉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按是否合并脂肪肝分组(脂肪肝组37例,非脂肪肝组2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生化指标、颈动脉B超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血压水平相近(P>0.05),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肝组的空腹血糖、甘油三脂、体重指数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增加(1.13±0.25 vs 0.96±0.24mm;P<0.01)。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发生率在脂肪肝组显著增加(P<0.05),脂肪肝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病变重于非脂肪肝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合并脂肪肝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且冠心病发病率增加,提示脂肪肝的并存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5.
杨建敏 《中医学报》2011,26(3):291-294
目的:探讨岐伯、孙思邈、洪山真人等药王在河南省新密市的活动及药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方法:从田野医学考察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对他们的活动及影响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河南新密市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也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自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华医祖岐伯为主体的药王信仰,并延续至今,成为岐黄文化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06.
郑红军  马艺  杨建敏 《系统医学》2023,(17):14-17+2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7例CT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有无合并ILD分为观察组(CTD-ILD,81例)和对照组(单纯ILD,86例)。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CA)125、CA153、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比较观察两组上述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6项指标单一及联合诊断CTD-ILD的临床效能。结果 观察组血清CA125(32.96±13.04)U/mL、CA153(20.62±11.3...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导向因子2(Slit2)在宫颈癌患者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10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将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组织切片的Slit2表达。结果 观察组患者Slit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7.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TNM分期Ⅲ期~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织患者Slit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79%和13.04%,显著低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患者(P<0.05);Slit2阴性表达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和30个月,显著短于Slit2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Slit2在宫颈癌患者中表达下调,与临床病理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示Slit2蛋白在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高龄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妊娠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7月,138例接受常规IVF-ET治疗和94例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232例高龄(36~44岁)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2例取卵周期,218例移植周期,妊娠56例,妊娠率为25.7%。36~、37~、38~、39~及40~44岁组妇女的不孕原因、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利用率、移植胚胎数目等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的增加,获卵数明显减少,分别为(9.0±6.49)个、(8.2±5.6)个、(7.0±6.8)个、(7.0±6.1)个、(4.2±2.3)个;临床妊娠率下降,分别为32.8%、28.9%、23.8%、24.1%、14.3%;胚胎种植率也随之明显下降,分别为16.5%、13.9%、11.0%、10.9%、6.9%。另外,232例高龄妇女中47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与185例非PCOS高龄患者相比,PCOS组Gn用量显著低于非PCOS组,为(38.4±6.8)支、(42.4±8.5)支;但获卵数显著升高,分别为(16.2±6.4)个、(5.1±3.1)个。结论:38岁以上妇女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开始下降,≥40岁妇女下降明显加快;对于高龄PCOS患者应降低Gn用量,以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41例≤45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岁者占同期内膜癌患者的17.37%,随年龄增加发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患者中合并原发不孕者3例(7.32%),继发不孕者2例(4.80%)。合并高血压者1例(2.44%)。合并糖尿病者3例(7.32%)。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癌为主,临床分期多为Ⅰ期,但≤35岁者和36—45岁者比较在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病理类型及肌层浸润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诊刮仍然是诊断内膜癌的有效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对有高危因素者加辅助治疗。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多合并不孕、肥胖等,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表明其发生与雌激素刺激有关。临床分期以Ⅰ期为主,尤其是≤35岁者,预后较好。对保留生育功能及保留卵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杨建敏  丁小兰 《中国医药导刊》2007,9(5):385-386,39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合并症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23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合并症组48例。无合并症组186例。结果:合并症组患者平均年龄56.56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1.7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症的发生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接受手术无关(P>0.1);但合并症组中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69.89%))(P<0.05)。对随访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症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无关(P>0.1)。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的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但合并症的发生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是否接受手术无关,虽然接受辅助治疗的比例增加,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