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重症肝炎腹胀,减少重症肝炎并发症、提高有效率、改善预后的中医药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方法:观察对象为本院1996年7月~1997年12月收治的22例重症肝炎患者,中西医结合科应用综合治疗加中药作为治疗组(8例),另3个病区应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16例)。两组  相似文献   
72.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4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 95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标准。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20~62岁,平均36.5岁;病程7天~4月,平均26天;ALT72~3062U/L,平均485U/L;AST43~2521U/L,平均414U/L;TBil 175.3~468.8μmol/L,平均239.6±45.9μmol/L;甲型3例,乙型15例,戊型9例,甲 乙11例,甲 戊1例,乙 戊6例。对照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4~66岁,平均32.2岁;病程5天~3月,平均24天;ALT43~2581U/L,平均462U/L;AST33~1627U/L,平均442U/L;TBil178.6~413.8μmol/L,平均226.7±40.7μmol/L;甲型4例,乙型16例,戊型8例,甲 乙10例,乙 戊11例,TTV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3.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里攻下法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LPS D-GalN联合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LPS D-GalN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蛋白在肝细胞中表达增强;肝细胞Fas/FasL阳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正肝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氯化碳+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正肝化瘀方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 w后取材检测。用Jamall氏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α-SMA、Ⅰ型、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及α-SMA、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正肝化瘀方的抗肝纤维化机制与减少肝组织胶原合成与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特征,并分析血清HBeAg及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10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及HBV DNA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组及HBV DNA阳性和阴性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101例肝功能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83.2%(84/101)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其中,轻度62例(61.40%),中度11例(10.90%),重度7例(6.93%),肝硬化4例(3.96%)。HBeAg阴性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P〈0.05或P〈0.01),HBV DNA阴性者肝纤维化分期明显重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及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应尽早进行肝活检,有利于判断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中药正肝方药物血清对甲胎蛋白(AFP)刺激的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正肝方浸膏粉经灌胃给药制备正肝方大鼠血清,体外培养AFPsiRNA-HepG2细胞,将细胞分为5%正常大鼠血清、5%正肝方血清、10%正常大鼠血清、10%正肝方血清、5%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5%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10%正常大鼠血清加AFP刺激、10%正肝方血清加AFP刺激共8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无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AFP刺激时,正肝方血清组与正常大鼠血清组O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肝方血清组显著抑制AFPsiRNA-HepG2细胞增殖。[结论]正肝方血清通过影响AFP介导的AFPsiRNA-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7.
开展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后,卫生学监测各项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制作隔率标记图案以及卫生洗手操作图解,坚持对医护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有关消毒隔率知识的讲座。结果:经过3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医院消毒效果卫生学检测情况与1999年相比,消毒隔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论:坚持开展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对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院消毒卫生合格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今后工作中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8.
通里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里攻下中药赤芍承气汤,2次/d,200 m l/次,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病死率、肝功能、并发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通里攻下法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肝炎合并低氧血症的新方法。方法23例重症肝炎患者每天静脉滴注高氧输液500~700ml,疗程15~30d。结果在静脉输注高氧液20min至7h后,23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低氧血症均逐渐恢复;1个疗程后,TNF明显下降,死亡率亦有所降低。结论静脉输氧能够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高氧液可作为重症肝炎低氧血症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0.
赤芍承气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7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赤芍承气汤水煎剂,1剂/d,分2次口服,疗程两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ET)和死亡率.结果:赤芍承气汤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肝功能,降低PT,升高PTA(P均<0.01);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P均<0.01);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P<0.05).结论:赤芍承气汤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等生化指标,降低死亡率.其疗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减少血清内毒素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减轻了"继发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