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引入结膜横向前徙瓣这项新的外科手术技术,并评估该技术在原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结膜横向前徙瓣手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0例(60只眼)。先切除翼状胬肉头部和翼状胬肉体部的外周部分(距离角膜缘2 mm以内),使翼状胬肉体部剩余的结膜松解,并横向前徙形成一个瓣,覆盖在鼻侧裸露的巩膜上,10-0尼龙线缝合。随访患者6个月以上。在随访期间,60例中有1例(1.67%)发生翼状胬肉复发,仅在结膜上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横向前徙瓣术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22.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民族结膜囊的菌种分布有所不同,可能与其居住环境有关.了解不同民族结膜囊菌种的分布特点对感染性眼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藏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 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康定县、九龙县各1个藏族聚居地40岁以上藏族人群145人,九龙县1个及康定县2个汉族聚居地汉族人群173人,共计346眼进行调查,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分离鉴定,比较藏族与汉族人群的检查结果.结果 受试的藏族和汉族人群的性别及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987,P=0.320;t=1.142,P=0.254),两组人群农牧民和非农业人口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7,p=0.000).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汉族为60.4%,藏族人群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042,P=0.014).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汉族为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7,P=0.869);藏族人群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汉族人群为3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0,P=0.060);藏族人群结膜囊内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汉族人群为1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8,P=0.618).结论 四川甘孜州藏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汉族中老年人低,藏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的种类及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23.
小晶今年两岁了。看着渐渐长大的小晶,妈妈心里总是甜甜的。可是这种平静被小晶的奶奶给打破了。 奶奶每年夏天都来看小晶。这天,奶奶拿出一双新鞋子给小晶穿,忽然发现小晶走路时脚尖向内,她马上把这一现象告诉了小晶妈妈。  相似文献   
24.
背景羌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特定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羌族人群的疾病谱以及结膜囊细菌状况是否与汉族有差别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的了解羌族与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北川县2个羌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06人212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汉族聚居地160人320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2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羌族和汉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57)。羌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9.43%,汉族为6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7,P=0.13)。羌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26.20%,汉族为11.80%;羌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汉族(X^2=106.40,P=0.00)。羌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0.70%,汉族的为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75,P=0.00);羌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1.70%,汉族人群为1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P=0.17)。结论羌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汉族中老年人基本相似,羌族和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羌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汉族更为多见。羌族人与汉族人结膜囊细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测定病毒性脑炎(VE)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探讨NSE含量变化对VE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例,并将60例患者参照黄如训主编的《临床神经病学》提出的诊断标准进行分组:VE组40例和非VE组20例。结果 VE组治疗前CSF中NSE平均含量值为14.71±2.37μg/L,VE组治疗后CSF中NSE平均含量为12.12±2.38μg/L,非VE组中NSE平均含量值为6.26±2.34μg/L,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后,使脑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对患者神经系统功能造成不可逆性的损伤;动态观察CSF中NSE水平含量变化对VE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发的、位于四肢长骨干骺端或扁骨表面的、由软骨帽覆盖的良性肿瘤。由于肿瘤可干扰正常骨骺的生长导致骨骼畸形,患者大多身材矮小、肢体力线异常以及功能障碍。目前研究发现,EXT基因突变与软骨瘤的形成有关,EXT基因参与硫酸乙酰肝素的合成,突变基因将导致软骨分化异常。文章综述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的临床症状、病理生化机制、基因型和表型相关性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介绍治疗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的初步体会.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先天性桡骨发育不良的患儿7例,共8侧(其中一例为双侧累及).男6例,女1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5.5岁,平均2.5岁.除2例为Ⅲ型,其余均为Ⅳ型.此外1例伴发颈椎畸形,1例伴有马蹄足畸形,1例伴有髋关节发育不良.首先采用手法牵拉减缓软组织的挛缩,到1岁时进行手术,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尺骨腕关节中置术,即暴露腕关节,于近侧腕骨中心切一小槽,修剪尺骨远端,然后将其插入腕骨小槽中并用克氏针固定,同时对尺侧松弛的组织进行紧缩.在进行该项手术前先要对患儿前臂桡侧挛缩程度进行评估,若桡侧挛缩程度严重,则用ILIZAROV支架牵拉软组织后再行手术.手术后石膏同定4周,术后8周取出克氏针,术后需佩戴矫形支具.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 所有患儿在手术后畸形立即得到明显纠正,外观得到明显改善,手术后患肢功能较前也有增进,肘关节活动增多.结论 尺骨腕关节中置术结合桡侧软组织牵拉,术后再辅以矫形支具的佩戴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双极松解术矫治4岁以上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疗效。方法:26例(男17例,女9例)4~14岁的患儿接受了双极松解术,术后应用颈围领1个月,同时接受康复功能锻炼3个月。术前术后参照先天性肌性斜颈评分系统评定各项功能指标,包括颈部活动、头部倾斜和面部不对称。结果:22例(85%)完全纠正了头部倾斜,23例(88%)获得了正常的颈部活动。20例(77%)仅遗留轻度面部发育不对称,仍有4例和2例分别存在中度和重度的面部不对称。结论:4岁以上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可通过双极松解术得到满意的结果,尤其在改善颈部活动和头部倾斜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骨干完全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4例平均年龄12岁8个月(7~16岁)病例,锁骨骨干完全移位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方法治疗.24例中,3例为斜形骨折,其余21例为横形骨折.内固定方式:2例斜形骨折分别应用克氏针和螺钉固定,另1例斜行骨折和全部21例横形骨折应用锁骨重建钢板固定.观察患儿治愈率,影像学结果,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手术效果满意,骨折完全愈合时间为2~4.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手术至恢复体育运动时间为5~12个月,平均时间为8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2个月(12个月至5年7个月).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和骨不连.87%(21/24)的患儿完全恢复了伤前的运动水平.2例患儿感觉到瘢痕处不适.1例患儿由于初始外伤遭受的尺神经损伤导致一过性的尺神经支配区域麻痹.所有的骨折都完全愈合,所有的内固定器均在骨折愈合后择期取出.[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锁骨中段完全移位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比较绵阳汉族中老年人干眼症与中老年正常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筛查绵阳市郊区2个聚居点的中老年人群中干眼症80例(160眼),以同一人群中正常人80人(16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刮取睑结膜囊分泌物培养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比较2组细菌的构成比、细菌种类的复杂性、优势菌种的阳性率等的差异。结果干眼症组结膜囊细菌阳性98眼,阳性率61.3%;对照组结膜囊细菌阳性114眼,阳性率7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78,P=0.076)。干眼症组培养出111株细菌,86眼为单菌生长(构成比为87.8%),12眼为多菌共存(构成比为12.2%);对照组培养出细菌127株,101眼为单菌生长(构成比为88.6%),13眼为多菌共存(构成比为1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81)。干眼症组培养出15种细菌,对照组培养出14种细菌。干眼症组革兰阳性菌103眼(构成比为92.8%),正常对照组革兰阳性菌121眼(构成比为95.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4,P=0.483)。2组结膜囊细菌均以棒状杆菌为主,干眼症组棒状杆菌60株(阳性率37.5%,构成比为54.1%);对照组检出棒状杆菌84株(阳性率52.5%,构成比为66.1%),干眼症组较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9,P=0.010);但2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3,P=0.077);2组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和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自然状况、同一环境下,汉族中老年人干眼症眼与正常眼结膜囊细菌基本为常居菌。其细菌阳性率、细菌共存的多样性、菌种数、革兰分类的构成比以及优势菌株构成比并不受是否为干眼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