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亮  李爱媛 《医学临床研究》2012,(10):2002-2004
【目的】探讨新型禁食方案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所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本院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0例按手术月份轮次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安慰剂组,每组100例,根据术前禁食方案不同进行相应处理。对照组,采用术前12h禁食、6h禁饮的传统禁食方案;试验组,采用新型禁食方案,即术前至少6h禁食固体食物,并于手术当日(5:00AM)口服5%蔗糖水400mL,麻醉诱导开始前2h(7:00AM)再次口服5%蔗糖水200mL,此后禁食任何食物;安慰剂组,禁食方案与实验组相同,口服液体为不舍任何溶质的清水。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中胃残余量,术前焦虑量表(SAS)评分、饥饿口渴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前、术中胃液容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前SAs评分、饥饿口渴评分,术后恶心呕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安慰剂组(P〈0.05);安慰剂组术前SAS,口渴、饥饿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呕吐评分相似,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禁食期,于麻醉诱导前2h口服含糖溶液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且不增加麻醉插管、误吸的风险。  相似文献   
82.
张洁  李爱媛 《当代医师》2014,(11):1537-1539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对妇科腔镜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56例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8):多模式镇痛组(M组),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C组)于切皮前注射生理盐水0.5ml/kg,手术结束前30 min注射脂肪乳剂5ml.两组患者术中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100 μg经静脉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后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消耗总量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后6h及24 h,M组患者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评分及QoR-40总分较C组高(P<0.05).手术后48 h,两组患者QoR-4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患者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较C组明显减少(P<0.05);C组恶心发生率较M组高(P<0.05),但呕吐和瘙痒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运用多模式镇痛可以明显改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相关的部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3.
我院儿科对2006年9月—2007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50例加用氨溴特罗辅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我科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年龄2个月~10岁,100例临床表现都有咳嗽、咳痰,发热65例,80例气促,61例喘息,82例肺部有湿音,呕吐8例,腹泻12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在抗感染、解痰、止咳、吸痰、雾…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A组,随机分为A1、A2两个亚组,镇痛液分别为罗哌卡因0.075%、0.1%,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0.8%利多卡因,5 min后给负荷量8~10 ml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希腊力美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 ml/h,单次按压量3 ml,间隔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药.3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B组.记录观察产妇BP、HR、SpO2、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及缩宫素使用率,同时评价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下肢活动度:采用改良Bromage(MBS)评估.结果 产妇BP、HR、SpO2平稳.A组用药1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均达到满意镇痛,A1、A2两个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A2两个亚组对下肢运动及产程无明显影响,其催产素使用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和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不影响产程、产力.  相似文献   
86.
青蒿琥酯抗肝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研究青蒿琥酯的抗肝癌作用。方法 :运用小鼠肝癌H22 癌模型、MTT法和集落形成法 ,观察青蒿琥酯对荷瘤鼠和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的作用。结果 :口服青蒿琥酯 30 0mg·kg-1·d-1,肿瘤受到明显抑制 ,抑瘤率在 3次实验中分别为 49.1% ,48.7% ,46.6% ;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青蒿琥酯与 5-氟尿嘧啶有协同抗肿瘤作用。青蒿琥酯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 ,其IC50为 2.07μg·ml-1,同时抑制人肝癌SMMC-7721克隆原细胞形成集落 ,其IC50为2.48μg·ml-1。结论 :口服青蒿琥酯有抗肝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7.
四物汤等对青蒿琥酯所致网织红细胞降低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蒿琥酯为抗疟新药,其毒性最敏感指标之一为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减少。中药复方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及当归注射液,维生素E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根据我们实验结果,其中以四物汤疗效最好,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止痛油(CHI TONG Medicated Oil, CTMO)主含薄荷(Menthol)、松节油(Turpentine Oil)、桉油(Eucalyptus Oil)、樟脑(Camphor)、冬青油(甲基水杨酸酯,Methyl salicylate)等成分,是香港卢荣初医师发明的验方。主要外用于治疗骨刺痛症,跌打,风湿,肌肉酸痛,关节炎等症,临床效果良好,为了从药理实验来验证其作用,乃进行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9.
蚂蚁及其制剂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A组,随机分为A1、A2两个亚组,镇痛液分别为罗哌卡因0.075%、0.1%,均复合2μg/ml芬太尼,于宫口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注0.8%利多卡因,5 min后给负荷量8~10 ml镇痛液,确定镇痛平面,疼痛明显减轻后接希腊力美电子镇痛泵.持续输注药液6~8 ml/h,单次按压量3 ml,间隔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药.30例同等条件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B组.记录观察产妇BP、HR、SpO2、产程、胎心、宫缩的变化及缩宫素使用率,同时评价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与下肢活动度:采用改良Bromage(MBS)评估.结果 产妇BP、HR、SpO2平稳.A组用药10 min后疼痛明显减轻,均达到满意镇痛,A1、A2两个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1、A2两个亚组对下肢运动及产程无明显影响,其催产素使用高于B组(P<0.05).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75%和0.1%罗哌卡因分别复合2μg/ml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均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且不影响产程、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