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69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探讨熊胆粉和猪胆粉干预高脂饮食引起脂肪肝大鼠的差异,为替代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例):空白对照组、高脂饮食模型组、熊胆粉干预组和猪胆粉干预组,分别记录体重和肝脏重量的变化,HE染色法检测肝脏组织的形态变化,并检测每组血清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总胆固醇四个生化指标分析对比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熊胆粉和猪胆粉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体重和肝脏重量的非正常升高均有下降趋势,但熊胆粉有统计学意义;HE染色观察熊胆粉和猪胆粉对脂肪肝大鼠肝损伤病理状态的影响,发现熊胆粉能有效改善肝组织的损伤情况,而猪胆粉对脂肪肝引起的肝损伤变化没有作用;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熊胆粉能有效降低脂肪肝引起的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总胆固醇指标的升高,而猪胆粉只对乳酸脱氢酶有影响。结论:对脂肪肝大鼠的干预效果,熊胆粉优于猪胆粉。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制备壳聚糖修饰的载穿心莲内酯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CS/Ap-MSN),对其进行体外质量评价及p H响应性释药性能考察。方法:根据改良经典stober法一步合成了氨基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NH2-MSN),利用壳聚糖进行偶联修饰,表征其形貌及结构,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考察CS/Ap-MSN在不同p H条件下的响应性释药性能。结果:CS/Ap-MSN的平均粒径(178.0±3.2)nm,多分散指数0.378±0.117,Zeta电位(34.04±0.22)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7.8±1.7)%,(63.6±3.2)%,壳聚糖的修饰量6.3%。CS/Ap-MSN在p H 5.0的释放条件下,8 d累计释药量达53.3%;pH 7.4的释放条件下,8 d的累计释药量23.4%。结论:CS/Ap-MSN的体外释药具有p H响应性,累积释放量随p H减小而增大,且具有一定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油水分布系数(P)和溶解度,为体内吸收及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浓度,以饱和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的油水分布数。结果:穿心莲内酯溶解度较大的乳化剂为Labrasol、吐温80、RH40,助乳化剂为Transcutol HP、1,2-丙二醇、乙醇,油相为Maisine 35-1;穿心莲内酯油水分布系数为(35.6399±0.2953),lgP为(1.5520±0.0036)。结论:穿心莲内酯为亲脂性化合物,该实验结果可为穿心莲内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低频旋转永磁场对人体表面热分布、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磁场干预前后对25名志愿者进行红外热像、血压及心率检查.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的方法,分析红外热像图、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考察0.4T低频旋转永磁场对人体表面热分布、血压、及心率的影响.结果 正常人体表面热分布表现为中央温度较高、周边温度较低且左右对称的类正态分布特点;局部功能或器质改变的人体,表现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凉的现象.0.4T低频旋转永磁场可以影响人的血压及心率,改善人体表面热分布,使患者异常的人体表面热分布趋于正常.结论 人体表面热分布与环境温度及人体健康状况有关,0.4 T低频旋转永磁场可以影响人的血压、及心率,改善人体表面热分布状态,促使异常人体表面热分布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快速发展,内固定物广泛应用,而由此引发的脊柱后路手术后的深部感染也逐渐成为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由于脊柱后路手术创伤大,位置深,相应解剖结构不利于感染控制,使得脊柱后路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临床处理较为棘手,严重时需要取出内固定,导致手术失败。Meh-bod、Vicario、Ploumis等[1-3]许多学者在临床上采取了各种措施治疗脊柱后路术后深部感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胸腺素β4与毛囊的生长发育和毛发的生长周期有着密切关系,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胸腺素β4通过Wnt信号通路作用于毛囊干细胞对毛囊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低剂量胸腺素β4组、高剂量胸腺素β4组和对照组,使用松香/石蜡混合制剂建立脱毛模型。低剂量胸腺素β4组和高剂量胸腺素β4组给药浓度分别为0.3μg/50μL和3μg/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PBS,每隔12 h给药1次,均匀涂抹于小鼠脱毛背部。应用大体照相、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毛发生长情况,检测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给药浓度下小鼠毛囊根部细胞β-catenin、LE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低剂量胸腺素β4组毛发再生速度高于高剂量胸腺素β4组和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在脱毛初期,各组小鼠真皮和皮下脂肪层有一定炎性细胞浸润,9d时,低剂量胸腺素β4组生长期毛囊数量明显多于高剂量胸腺素β4组和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结果分别显示β-catenin和LEF-1 mRNA主要表达于毛囊隆突部和外根鞘处细胞的胞浆中,经积分吸光度分析发现低剂量胸腺素β4组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高于高剂量胸腺素β4组和对照组(P<0.05),高剂量胸腺素β4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显示低剂量的胸腺素β4可以增加部分毛囊外根鞘处细胞内β-catenin和LEF-1 mRNA的表达。胸腺素β4可以促进毛囊再生的机制可能与影响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布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SAT)前带现象产生原因,为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寻找清除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对在SAT中产生前带现象的所有血清检测不完全抗体;(2)对产生前带现象的全部65份血清提高抗原浓度重做试管凝集试验,观察抗原抗体比例。结果产生前带现象的血清管不完全抗体检测阳性率为100%;其血清存在抗原抗体比例失调,而且稀释倍数越低失调越严重。结论布氏菌病试管凝集试验前带现象产生原因是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竞争抗原而造成抗原抗体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88.
目的将灵芝提取物与肿瘤免疫制剂联合运用,探讨灵芝提取物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纯化Hepa1-6细胞的肿瘤热休克蛋白70多肽复合物(HSP70-PCs),SDS—PAGE及Western—blot对产物进行鉴定。将Hepa1-6细胞浓度调整为4×10^7/ml,按0.1ml/只接种于C57BL/6j小鼠背部皮下建立实验模型。随机将模型分为PBS对照组、灵芝提取物组(L组)、HSP70-PCs组(H组)、CpG—ODN组(C组)、灵芝提取物联合HSP70-PCs组(L+H组)和灵芝提取物联合CpG—ODN组(L+C组),每组10只。L组、L+c组、L+H组于建模的第7天开始予灵芝提取物按4g/kg体重灌胃,1次/d,直至实验组小鼠死亡或实验结束;C组和L+C组予瘤旁皮下注射CpG—ODN100ug/只,每周2次,共8次;H组和L+H组予瘤体对侧背部皮下注射HSP70.PCs10ug/只,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予皮下注射灭菌PBS液0.1ml/只,每周1次,共4次。定时测量瘤体大小,记录肿瘤生长情况、有无转移灶及生存时间。ELISA法检测实验鼠血清CXCL-9、CXCL-10、IFN-γ水平。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灵芝提取物联合CpG—ODN或HSP70-PCs可以诱导抑瘤作用,肿瘤体积、质量、肿瘤转移率及生存期限与单独使用HSPTO-PCs或CpG—OD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灵芝提取物联合CpG-ODN或HSP70-PCs可以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CXCL-9、CXCL-10和IFN-y水平,与二者单独使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灵芝提取物可通过诱导Th1型细胞因子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8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4岁,于2013年6月无意中自行触及右乳肿物l枚,位于右乳外侧,当时约红枣大小,无红肿热痛、乳头溢液、触痛等不适,就诊于其他医院.查乳腺超声:2.7 cm×2.6cm×1.7cm,右乳实性占位BI-RADS4a级.查乳腺钼钯:右乳内见3.1 cm×3.4 cm高密度影,Bi-RADS 4类,不完全除外恶性.患者行右乳肿物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考虑间叶源性肿瘤,考虑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细胞向神经分化,遂于2013年7月12日行右乳肿物扩大切除术,病理符合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改变.患者未行特殊后续治疗.2013年9月,患者自觉手术部位逐渐饱满,当时未触及明确肿块.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周围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 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拟诊周围动脉病变而行血管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周围动脉斑块数目对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分析PAD病变程度与血清Cys C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 PAD患者血清Cys 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并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进一步升高。PAD病变程度与血清Cys C水平呈直线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D病变程度与年龄、周围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清Cys C水平、性别相关(P〈0.05)。结论 PAD病变程度与血清Cys C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Cys C水平与可作为预测PAD病变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